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较难0.4 引用4 组卷5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承诺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   2022年1月1日,福建连江县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正式完成连江县15000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交易额12万元,该项目通过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出具了核查报告,是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领域实现“零的突破”。蓝色碳汇,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滨海生态系统均为重要的蓝碳资源。连江县副县长表示,作为全国海洋大县,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海洋碳汇技术支撑能力,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我省乃至全国大范围、大规模交易积累更多经验。


(1)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建立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的意义。
2023·河北·二模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在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1990年-206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图1   1990年-206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材料二   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如图2所示)。

图2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流程图


交易前,政府部门将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即碳排放权,分配给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

如果A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际碳排放低于配额,就可把剩余的配额在市场中出售;如果B企业碳排放超过配额,就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富余的配额。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首日成交量达到410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1)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碳交易”将如何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碳排放权交易实际上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来进行买卖,通过这种市场行为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77个交易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达到10.44亿元。随着配额的逐步收紧,交易价格的上涨是大势所趋,这对于技术落后、排放量高、配额有缺口的企业来说,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但对于技术先进、排放量低、配额有盈余的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1)结合材料,运用市场机制的知识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助力节能减排的经济学依据。
(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到2060年,采取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习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次大考,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某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身体力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请你就此写一份倡议书。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