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4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6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我国向《公约》秘书处正式递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提出开展创新型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下图)。

运作方式:依托碳普惠平台,与公共机构数据对接,量化公众的低碳行为减碳量,给予其相应的碳币。公众用碳币可在碳普惠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碳普惠”是一项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传统碳减排更多从生产端入手,而据统计,目前消费领域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53%。碳普惠将碳减排由生产端拓展到消费端,巧妙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的方式,通过构建一套公民碳减排“可记录、可衡量、有收益、被认同”的机制,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从而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如何让碳普惠真正落到实处?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碳普惠何以能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福建厦门·一模
知识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碳达峰、碳中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碳信用)。大型团体活动组织者要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碳交易”是如何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
(2)请为居民生活提两条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2020年2月6日国务院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措施主要包括: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确定对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措施,减税将惠及1798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税标准,直接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税负从原来的10%和25%相应降至5%和10%;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可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材料二: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我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已经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费改税”以立法形式确认。该法确立了正向减排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生产方向。以大气和水污染物为例,排放浓度值低于标准30%的,按75%缴税;低于排放标准50%的,则按50%缴税。同时,实施动态税额调整机制,由国家定底线,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上浮,环保税的收入全部纳入地方财政,统筹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实施减税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开征环保税是如何通过保护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加强国际减碳合作,各国有序确定和执行实现碳达峰(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实现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当年的碳排放量,实现碳“净零排放”)的时间表,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之举。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绿色标准、科学运用财政与货币手段,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力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一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生产排放和消费排放两个方面,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中消费排放的比重已经超过生产排放,并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继续提高。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企业若能主动与国家的减碳行动相向而行,就有可能在低碳转型中赢得先机,提升市场竞争力,相反则必然会被淘汰;居民生活中的水、油、电、气消费,以及其他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都会直接或间接形成碳排放,影响国家减碳目标的实现。


(1)结合材料和相关经济知识,分析企业主动减碳将如何助力其提升市场竞争力。
(2)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消费者应如何担当责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