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作出深刻阐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坚持人类文明多样性,推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愿望。

文明长河绵延汇聚,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我们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反对唯我独尊;坚持互学互鉴,反对霸权霸道;坚持同舟共济,反对各行其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零和博弈;坚持厚植民意基础,反对封闭隔绝。世界各国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结合材料,阐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中国智慧和行动。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鲜明;②事例和理论结合,体现学科素养,语言规范;③表述清晰,字数150-200字。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我们必须给出这一时代之问的答案。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亚太地区应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化解各种风险,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在合作中形成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不断发展的深厚根基。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为亚太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作出深刻阐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坚持人类文明多样性,推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愿望。

文明长河绵延汇聚,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我们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反对唯我独尊;坚持互学互鉴,反对霸权霸道;坚持同舟共济,反对各行其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零和博弈;坚持厚植民意基础,反对封闭隔绝。世界各国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和回答时代之问的。
(2)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中“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主张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阐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中国智慧和行动。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鲜明;②事例和理论结合,体现学科素养,语言规范;③表述清晰, 字数150-200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我们必须给出这一时代之问的答案。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为亚太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是如何用整体与部分关系来回答时代之问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主张的理解。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明长河绵延汇聚,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反对唯我独尊;坚持互学互鉴,反对霸权霸道;坚持同舟共济,反对各行其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零和博弈;坚持厚植民意基础,反对封闭隔绝,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题目,写一篇短评,阐明其中的中国智慧和行动。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学校、姓名等个人信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