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赋予历史典故以革命内容: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作片面地看问题.....孙子论军事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也懂得片面性不对。

——小康社会来自《礼记礼运》,和谐社会吸收了和合思想,共同富裕借鉴了大同理想,理论联系实际吸纳了知行合一学说,以德治国与儒家传统紧密联系,依法治国与法家思想密不可分,“一国两制”汲取了《周易》的智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次引用古代治理思想,以《论语》为例,第一卷引用18次。第二卷引用11次,第三卷引用5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党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旗帜。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需要对党章进行修改,是我们党的一个惯例。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党章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总结了党成立二十四年来的斗争经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党章、十六大党章、十八大党章分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22年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写入党章;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党章进行修改的惯例的理解。
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发展的实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了《关无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2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天向前发展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材料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创造辉煌的永恒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毛泽东同志引用并创造性地解读《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了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习近平总书记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等内容,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孔子“政者,正也”等论述,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制定了《关无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2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天向前发展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材料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创造辉煌的永恒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毛泽东同志引用并创造性地解读《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了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习近平总我记用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等内容,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孔子“政者,正也”等论述,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你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认识。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工,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人生也是三个不断"赶考”的过程,请你就青年如何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