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国庆期间,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观众络绎不绝。走进党史馆西侧广场,很多参观者都被广场上矗立的五大主题雕塑所震撼。《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5组气势恢宏的雕塑,讲述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最让我震撼的是党旗雕塑,那么庄严肃穆,令人追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感佩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观众说。《旗帜》主创、雕塑家吴为山说:“这面旗帜意义重大,它是方向的引领,是革命的希望。创作这样一个作品就是要体现党的本质属性、党的初心,体现党带领人民战胜千难万险的气概。”

爱国主义主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爱国之情喷薄而出、家国情怀感人肺腑,激发起中国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广东·模拟预测
知识点: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意味着要“革”自己的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动刀子”,自我革命的目的不是全盘否定自己,不是要改弦更张、改旗易帜,而是既要有坚守自我的定力,也要有革新自我的魄力,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人民的主心骨。


(1)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坚持从严治党,永葆党的纯洁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相比,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始终强调自身的纯洁性。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纯洁性是指全党要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严守党的纪律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腐败与不正之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行为底线。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打出一套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


(2)中国共产党如此注重自身的纯洁性建设,是为了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弘扬党史文化,坚定时代新人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孕育而成的党史文化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智慧之源,也是筑牢民族精神的强国之魂。弘扬党史文化,要不断增强党史育人功能,将党史文化的品性融入育人过程中,从而筑牢中国精神,打造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进而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围绕“弘扬党史文化,助力伟大复兴”的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国度,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一群勇敢的人们,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披荆斩棘;有一股凝聚的力量,它坚如磐石,韧如蒲苇。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打破了不可能的界限,开启了中国能量的闸门。

为世界抗疫实践奉献中国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赢疫情防控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等。为世界抗疫危局,共享中国科技、中国经验,提供资金、物质、专家援助等。为世界抗疫绩效贡献中国参照,彰显了“中国之治”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精神优势……

战“疫”是全人类必须守望相助、共同应对的事,世界各国必须密切合作。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人是旁观者。


(1)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说明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起的作用。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以构建“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全球抗疫与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关系,写一篇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字左右。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2023年10月24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部分条文。

第三条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鲜明主题。

第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五)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

(六)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

(七)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

(八)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爱国主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并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出台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意义。

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奋勇直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对象和践行主体,新时代青年必须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体悟法治力量,从“知、学、行”三重维度自觉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3)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