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3

人民情怀彰显熠熠初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党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在2023年,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450个:支持一批项目地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1至3月活动期间预计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党将这些事关百姓民生的"身边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予以重点推进。

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

【小题1】党和政府在一定阶段,经过听取民意和调研,有计划地将一些事关百姓民生的"身边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予以重点推进。从根本上来看,党和政府的治理决策来源于(     
A.群众路线B.思想理论C.全局观念D.实践活动
【小题2】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基层治理中。通过数据平台,政府能及时精准发现困难群众,实现了"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属于(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
【小题3】社区治理人人参与。某位居民却说:
"凡是党员干部都要积极投身社区治理,
我不是党员干部,
所以,我不需要积极投身社区治理。"
这位居民的言论之所以错误,从三段论推理角度看,是因为它违背了(     
A.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项
B.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C.前提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周延
D.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小题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大多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中国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B.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C.中国担当全球发展的贡献者D.中国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小题5】结合材料,从党的领导的角度,论述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引领发展的主要表现。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的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400字左右。
2023·上海嘉定·一模
知识点: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社会保障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展现新作为

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各地正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扎扎实实补短板、强弱项,新建一批公园、公共停车场,补齐地下管网、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2年7月下旬,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工作历经30年艰辛努力终于完成。目前,上海已将“两旧一村”改造作为新的重大民生工程,全面加快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在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中,特别是对成片园区、社区、城区进行规划时,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低碳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平台。比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具有保温强、气密性好、用能少、噪声低、空气佳等优点,这些绿色技术已覆盖到“两旧一村”改造项目中。

上海市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更新信息系统。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对接和融合全市各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大规划、大测调、土地登记项目等,实现“两旧一村”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在线贯通”。

城市更新项目往往实施周期长,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收益不高。为此,各地政府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贷等方面支持,挖掘社会资本设计、运营、管理能力,鼓励城市更新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通过长效运营收入来平衡更新改造投入。

截至2022年,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5.95万处。各地政府积极以彰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为核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

【小题1】党和政府在一定阶段,经过听取民意和调研,有计划地将一些事关百姓民生的“身边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予以重点推进。从根本上来看,党和政府的治理决策来源于(          )。
A.群众路线B.思想理论
C.全局观念D.实践活动
【小题2】城市更新是城市自形成起就一直存续的事情,城市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技术条件都深度参与了城市更新,城市本身就是人类各项文明的集聚地,同时也成为人类文明的推进器。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可概括为(       )。
A.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城市历次更新的必然结果
B.城市更新在不同时期显示出特殊的文明表达
C.城市景观的更新是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途径
D.历代城市更新构筑起城市的文明品格和精神
【小题3】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城市治理中。通过数据平台,政府能及时精准发现困难群众,实现了“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属于(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
【小题4】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积极效应将是:实施智能建造→        →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等领域拓宽智能建造场景应用→助力建设智慧城市(       )。
A.满足人民提升生活质量新期待B.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C.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D.顺应城市民主建设工作新形势
【小题5】结合材料,从政府建设和辩证思维的角度,论述政府如何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展现新作为。
要求:
(1)概括政府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应增强的服务意识和行动方略(或治理思维);
(2)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具有内在一致性,论述逻辑合理、连贯、完整:
(3)引用材料(也包括14-17题的试题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的学科术语;
(5)篇幅400字左右。
三、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

基层治理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治理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三微治理”是Y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基层治理品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助力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

近年来,Y区依托区校联建、区域化党建联盟等平台载体,充实和完善“三师三顾问”,将智力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提升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Y区依托居委会示范实训基地,通过聘请“1+1”双导师入驻,以集体授课、实训带教、主题工作坊,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训。

面对老小区停车难的顽疾,居民区党总支引导居民成立自治团队,调研居民需求,引领居民成立自治队,制定改造方案,通过“兼容激励”方式撬动多方出资100万,增设车位16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还动员青年居民参与到公共空间管理、制定公共秩序维护规则和程序。同时,面对楼栋居民老龄化程度高、楼栋没有公共活动场所的难题,居民区党组织在充分征询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底楼大厅改造项目。召开多次居民会议,反复协商,建立志愿者队伍对大厅墙面进行设计美化,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大客厅。

【小题1】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中也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以下与基层治理内涵相吻合的有(     
A.和平发展B.自强不息C.天人合一D.民为邦本
【小题2】近年来,为了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各地从本地区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中探寻治理发力点,探索出多种治理模式和路径,取得良好效果。这其中运用的方法论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小题3】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基层治理中。通过大数据平台,能及时精准发现困难群众,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来看,属于完善(     
A.社会福利体系B.社会救助机制C.社会保险流程
【小题4】基层治理关键在人。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热心的参与者。对此有人作出如下推理: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我不是社区志愿者,所以我不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该推理犯的错误是(     
A.中项没有周延B.大项不当扩大C.小项不当扩大
【小题5】结合材料,从制度优势与党的先进性的角度,论述如何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要求:
(1)综合所学内容,概括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经验和做法;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的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400字左右。

(三)“双减”中的中国梦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小题1】“双减”政策的制定反映了(     
A.正确的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C.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有多个
D.上层建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小题2】(多选)中办、国办印发了意见,是迈出了回归教育规律的关键一步。贯彻“双减”政策还需要(     
A.人大行使监督权,加强对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
B.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使命,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C.党中央加强教育生态建设,查处培训机构经营行为
D.学校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更好发挥育人主体功能
【小题3】“双减”政策出台,引发热议。王同学家长:“我不赞成“双减”,因为孩子的学习时间变少了,课外的专门辅导也没了。可是,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毕竟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王同学家长主要的逻辑错误在(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小题4】(多选)随着“双减政策”在各省市的逐步落地,无法成功转型的教培机构终将被淘汰。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小题5】(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一般存在密切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下图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
A.B.C.
(2)以上的思维过程体现了认识发展历程中_____阶段。(     )
A.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B.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C.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小题6】(多选)2023年寒假快要来了,某校学生利用上高三毕业这个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才干,为进入大学做准备。下列参与政治生活实践的设想正确的是(     
ABCD
积极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建议广泛听取意见,保障公民的决策权,减少决策失误。针对假期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通过市民热线向市教委反映情况,要求落实“双减”政策。针对个别乡村以防控疫情为由私设路障阻挠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现象,建议村委会依法行政,避免过度防疫。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宣传活动,用行动彰显新时代中学生的良好风貌。

A.AB.BC.CD.D
【小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不断探索如何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955年教育部就学生的减负问题发过文。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提到:“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2000年1月8日,教育部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负也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2021年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从价值观的角度,阐述新时代推进“双减政策”的合理性。
【小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制定规划谋定而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四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21年,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直面问题保障民生】2021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落实“双减”政策,74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等。

【立法先行良法善治】2021年继续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综合学科内容,结合材料,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论述我国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材料中我国其中的两个以上的政治优势,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