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5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经两年时间起草审议,制定出台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材料一   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2022年6月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正式开启。本次执法检查“兵”分四路,分别赴流域内7个省(市)开展实地检查,流域内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对本行政区域内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对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生态环境部完成长江中段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水利部开展开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最高人民法院连续三年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议,专门部署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举办四届长江检察论坛,为长江保护“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材料二   李某根在明知扬州市江都区长江夹江流域属于禁渔期、电鱼为禁止使用的捕捞方法情况下,驾驶快艇,利用电磁波高频逆变器、带导线的抄网等工具组成电捕工具,在夹江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60余次,捕获鲢鱼、鳊鱼等野生鱼类900余斤并出售,获利9000元。经扬州市江都区渔政监督大队认定,李某根使用的电捕工具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禁止使用的捕捞方法。案发后,李某根向公安机关自首,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依法守护一江碧水的。
(2)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检察院与李某根就生态环境修复达成和解协议。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联系材料二谈谈该协议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2023·河北·模拟预测
知识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的历史一直印刻于中华民族治国史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持续全面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20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2023年,《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党中央领导、政府主导、法治保障、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正在形成,“黄河大合唱”的新乐章正在谱写。

材料二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连续五年开展10部生态环保法律和相关决定的执法检查,10次带队赴地方检查,在执法检查的全过程、各环节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组织475名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带头贯彻实施法律,就地就近就便开展监督,为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人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
(2)我国在加强环境保护过程中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法善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黄河保护立法列入立法计划,并围绕黄河保护立法开展调研。国务院对黄河保护立法起草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11个部门集中力量推进起草工作,赴河南、山东、甘肃、陕西4省开展立法综合调研,召开立法座谈会,听取流域九省区人民政府意见,开展专题研究和专家咨询,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21年4月,《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20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黄河保护法将是一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也将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制定的又一部流域法律。

材料二   某砂场位于黄河重要支流泾河的彬县河段,2013年被列为河砂禁采区。2014年11月1日,王某与刘某签订协议,约定刘某以150000元将该砂场转让给王某。当日,王某支付定金50000元,出具100000元欠条一张。合同签订后,王某着手经营砂场。由于原采砂许可证已于2012年底过期,2014年l1月27日,县水利局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认定王某擅自在砂场所在村段存放物料,倾倒垃圾、土石料等废物,无证采砂,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2015年4月,王某将刘某诉至县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砂场转让协议无效,王某出具的欠条无效,刘某返还50000元,王某返还场地和厂房设备。


(1)一部保护黄河的良法、促进发展的善法、造福人民的好法定将完美出台,以实现良法保障善治。据此有人认为“良法就能善治”。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予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判决的依据及其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