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立法过程始终保持与民意的良性互动,社会关切的问题、群众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法规草案在反复讨论与审议之中不断打磨完善。

主体意见和建议法规回应
社区居民优化精准派单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对权责明确、管辖清晰的,直接派;无法直接锁定承办单位的,由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协调办理;疑难复杂诉求可提前进行会商。
承办单位发挥科技优势,形成街道层级的城市大脑对诉求办理情况的数据进行全口径汇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展数据动态监测。
政协委员希望对接线员定期培训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指导交流、经验总结推广等措施,提升各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政治、法律、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人大代表考核评价标准应该更人性化督促与激励相结合,覆盖接收、派单、办理、主动治理等全流程,分级分类考评。

材料二   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A市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各类社会群体。从社区层面畅通了“党员下沉、居民参与”的渠道,不断加强居民和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推动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共建美丽家园。二是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设立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党小组。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将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中的党员组织起”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强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的统筹协调,凝聚起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强大合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和服务居民的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制定过程是发挥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优势,坚持科学立法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A市是如何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立法过程

2020年10月,北京市委出台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接诉即办立法任务。同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接诉即办条例”立法立项。

立项之后即刻成立立法专班,召开座谈会、论证会,赴基层一线蹲点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与此同时报请市委在市政协开展了立法协商。

2021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之后草案通过各种媒体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市人大常委会设在街道、社区、镇村的10个立法联系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审后,全市11377名四级人大代表共征集66915名基层工作人员、市民群众的意见,共收集7500余条建议。

2021年7月,二审后市领导以普通代表身份深入各区,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市民坐在一起,征求意见。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

材料二   民之所呼,法之所应

民之所呼法之所应
居民提出,优化精准派单流程提高办理效率。《条例》规定:对权责明确管辖清晰的,直接派;无法直接锁定承办单位的,由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协调办理;疑难复杂诉求可提前进行会商;承办单位可以对派单提出异议。
承办单位呼吁,发挥科技优势形成街道层级的城市大脑。法规要求,对诉求办理情况的数据进行全口径汇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展数据动态监测。
政协委员立法协商,希望对接线员定期培训。法规要求,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指导交流、经验总结推广等措施,提升各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政治、法律、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代表们呼吁,考核评价标准应该更人性化。法规要求,督促与激励相结合,覆盖接收、派单、办理、主动治理等全流程,分级分类考评,对“吹哨”街道乡镇和“报到”部门进行双考核。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现代化转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正在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农村新的生产经营形式蓬勃发展;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发生全方位变革。原有基层管理思路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代表着治理思路的创新与变革:由行政色彩更浓的管制转向为有诉求、有困难的群体提供服务;由出现矛盾之后的被动平息转向分析预判、源头化解;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更加突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搭建。

我省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1+4+1’乡村治理江苏路径。“1+4+1”,概括地说,就是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乡村治理模式。南通市海门区是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之一,该区探索推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村民共建共治,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推广建立矛盾纠纷评议团,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经村民代表大会确认通过,聘请一些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能人等为村居评议团成员。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如何发挥优势打造我省“1+4+1”的乡村治理模式。
社区停车情况分析居民讨论部分结果
近年来,“停车难”成了小区居民头疼的问题。小区停车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增加停车位,解决车位绝对缺口问题。在扩容有限情况下加强科学管理规划引导、因地制宜。
某小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计划引入其他小区使用的智能停车APP系统,提高了车位利用率。小区有车位的车主可以通过该APP发布自己的车位位置和空置时段,需要临时停车的司机通过该APP找到临时空置的车位停车,并付给车位主人一定的费用。
观点一:小区停车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引入其他区智能停车APP,实施过程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最后必将以失败告终。
观点二:解决停车难问题靠的就是智能停车APP的广泛应用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哲学道理,讨论“居民讨论部分结果”中任意一个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市委专门成立全科网格工作专班,聚焦解决网格治理中出现的散、乱、弱等问题,全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通过建立全科网格,将基层治理事项全域纳入网格,极大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材料一   该市的思路是通过成立一个专班、出台一个方案、组建五级网格体系,实现“化零为整”的目的。一是市委整体推动。成立由政法委书记和组织部长挂帅的工作专班,制定《整合各类网格资源,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科网格的实施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二是网格全面整合。整合党建、政法、民政等11类网格,做到了横向一网到边。三是层级整线规范。理顺“乡五级治理架构,同步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材料二   制定相关工作机制,探索定岗定责、定流程的运行机制。定岗定责。建立职责任务清单,明确各级职责,基本做到了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制定处置流程。通过党群广泛参与,实现全科管理、一网运行、全域覆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力争实现三大保障。一是保障有人干。建立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工作队伍。确保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党员、专兼职网格员、离退休党员干部以及下沉在职党员干部能各司其职。二是保障人会干。由政法部门牵头,会同进入网格事项的单位,在具体工作中开展精准指导培训。三是保障愿意干。全面落实专兼职网格员工作待遇,总结完善推广网格员积分激励管理机制,激发网格员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的内生动力。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过程中,该市如何运用“全科网格”提高治理工作的协调性和实效性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