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难0.4 引用4 组卷743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某校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建设”的情况展开调查。以下是他们了解到的情况,请你一同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

【技能中国行稳致远】“十三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此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相关资料显示,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技能中国行动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健全政策制度体系,通过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平凡技艺精彩人生】“以前没想过,“刮腻子’还能走上世界舞台。”10月23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法国赛区结束、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在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夺冠,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马宏达在夺金后表示,说起抹灰与隔墙,一些人会觉得这个“土”,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自身经历证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国是科技强国,也是制造业大国。国家发展既需要顶尖科技人才,也离不开一代代工匠的辛勤付出。作为青年工匠,我要传承‘老手艺人’的衣钵、把技能学精学透,用所学所能助力国家发展。”


(1)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新时代我国重视技能人才建设的战略考量。
(2)结合材料,请你以“平凡技艺也能成就精彩人生”为主题,完成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
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江苏南通·一模
知识点: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十八大以来,党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局面,取得显著成效:以两院院士等为主体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超过4万人,2022年全球“高被引”(论文被高频次引用)科学家人数1169人,占全球的16.2%,位居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2.2%提高至2021年的60%以上。同时,我国从一个技能人才短缺国家一跃成为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人才辈出,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到2021年已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比2012年翻了一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
(2)创新思维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有人据此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高素质人才。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调人才的“自主培养”,彰显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后,新质生产力再次引起热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先后在盾构机整机、关键零部件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几十个科研项目的支持,中国铁建重工牵头,把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联合起来,持续进行技术攻关,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成为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注:举国体制是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原有举国体制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到今天,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材料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四   2024年3月12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在答记者问中说: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源在于资源的整合,潜力在于场景的打造,动力来源于业态的创新,这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文旅行业要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建设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确保在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新型举国体制的联系。
(3)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4)结合材料四,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辽宁文旅消费市场繁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200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后,新质生产力再次引起热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先后在盾构机整机、关键零部件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几十个科研项目的支持,中国铁建重工牵头,把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联合起来,持续进行技术攻关,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成为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注:举国体制是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原有举国体制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到今天,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材料三: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四:2024年3月12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在答记者问中说: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源在于资源的整合,潜力在于场景的打造,动力来源于业态的创新,这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文旅行业要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建设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确保在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新型举国体制的联系。
(3)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4)结合材料四,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辽宁文旅消费市场繁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200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