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

质疑止于事实。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函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为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分享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做法,2021年4月,中国政府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做国际减贫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区实施惠及民生的国际减贫合作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减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谈谈中国人民是如何让质疑止于事实的。
(2)请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减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理解。
22-23高二上·重庆万州·期末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哲学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

♦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为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依托严密组织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广泛有效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下团组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扶贫过程中,党和政府坚持精准扶贫,注重激发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经过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既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中国减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为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分享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做法,2021年4月,中国政府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做国际减贫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区实施惠及民生的国际减贫合作项目。


(2)请选择所学哲学原理,以“中国减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题目,写一篇短评。
要求:
①要紧紧围绕所给观点进行评论。
②所选择运用哲学原理恰当,逻辑严密。
②语言精练,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