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6 组卷4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启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行动,以动棋盘的气魄重新配置教育资源,铁腕治理“择校热”,强力校正中高考“指挥棒”,努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2016年,北京中考招生新增“校额到校”招生方式,将全市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公办初中校。从2020年起,北京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考的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赋予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近年来,首都教育系统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治理的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改革: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学校进一步依法自主办学,初步建立了依法依规的教育督导评价制度。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一招。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如何体现辩证的否定这一思维方式的特点的。
22-23高三上·河北邢台·期末
知识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办好义务教育一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

为此,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并从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年~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材料二   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办好义务教育。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办好义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并从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年至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材料二   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办好义务教育。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