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7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如今,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是有所欠缺甚至完全缺失的,关于“不合格”家长的社会现象和新闻不胜枚举,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通过法律的方式,引导父母去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该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调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提供指导和进行监督;具备条件的学校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对于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追究法律责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践行。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家庭教育。
(2)请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和落实。
22-23高二上·重庆南岸·期末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情境探究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快家庭教育立法进程。

2021年1月初,“家庭教育法草案”被首次提请审议;8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关于家庭教育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将法律名称修改为家庭教育促进法,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三次审议,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当前,有的是父母或监护人未尽教育职责,有的是父母或监护人不懂如何教育,有的甚至将实施家庭暴力混同为家庭教育方式。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这部法律的出台填补了家庭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开启了“依法带娃”新时代,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1)“小家之事”的背后是“大国之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过程是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和优势?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通过法律的方式,引导父母去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该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调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提供指导和进行监督;具备条件的学校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对于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追究法律责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践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的意义。

材料三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下为该法内容的部分摘录: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

……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3)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家庭教育。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教育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也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些法律对家庭教育虽有所提及,但大多是较为笼统和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全面系统且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专门立法。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该法不仅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同时,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如,要求家长培养未成年人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等。

家庭教育立法将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回应了人民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


(1)有人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必将大幅提高我国家庭教育水平。”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某校就《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请为该校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