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辨析题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3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材料一 2022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节目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主题鲜明的课。节目中,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从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启发广大中小学生感悟奋斗的真谛。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青年始终是推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同时,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始终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坚强依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广大青年要树立崇高目标与远大理想,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


(1)有人认为,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走向成功。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青春小我”和“强国大我”的关系。
22-23高二上·广东东莞·期末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党的二十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千百年来,青年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材料一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同时代的青年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不同的。百年前的青年关注的高频词是“德先生”、“赛先生”、“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百年后的青年则关注“建党百年”、“强国有我”、“人工智能”、“冬奥之约”等。


(1)依据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不同时代中国青年关注点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寻梦者启程起跑线,在这狮子山下冲线,愿这香港同心一起创建……”5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展现国家为香港带来新机遇,鼓励年轻人把握机会,同心创建。

歌声穿越时光,回归25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全力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战胜各种因难和挑战。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金融系统保持稳健、资本自由流动、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联通内地与全球的独特地位愈加突出。

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祖国永远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不移跟党走,同心创建香港美好新时代”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号召广大香港年轻人,积极投身香港美好明天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