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组别20%低收入组家庭20%中间收入组家庭20%高收入组家庭
年份20144747.317631.050968.0
20207868.826248.980293.8
增长率65.75%48.88%57.54%

注: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2014年为0.469,2020年为0.468。(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居民之间的分配越平均)

材料二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实地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得到了切实保障,收入也越来越好。同时还建成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卫生站等配套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脱贫攻坚以后就是乡村振兴,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国家养老事业以及国家医保等政策的普惠支撑下,郝家桥人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跟着党鼓足劲头劳动生产,把苦日子甩到身后,干出了一副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


(1)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郝家桥村人是如何干出一副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的?
22-23高三上·重庆九龙坡·开学考试
知识点: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正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组别20%低收入组家庭20%中间收入组家庭20%高收入组家庭
年份20144747.317631.050968.0
20207868.826248.980293.8
增长率65.75%48.88%57.54%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2014年为0.469,2020年为0.468。

(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居民之间的分配越平均)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位居世界第二。但因新冠疫情大流行而受阻的全球供应链,以及错综复杂的国外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动力都需要转变。作为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的制造业大国,某些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优质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释放需求端动力需进一步发力。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配置效率还有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1)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榆林市郝家桥村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实行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按照人股、地股计算向村民分红;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坚持多劳多得,促进当地企业收入分配向一线劳动者倾斜;组织开展捐赠活动,鼓励高收入家庭和企业投身公益事业,更多回报社会。一系列举措使郝家桥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增进了当地民生福祉,扎实有力地推进着共同富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郝家桥村是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

材料二   织密兜牢基本民生网底——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彰显着一个国家的民生温度。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形势好于预期,2021年1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8%,新增就业同比增长55.58%;国家继续降低失业工商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政策惠及范围,及时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普惠金融等方面出台了惠企政策;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织密兜牢基本民生网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3)劳动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某校组织高一同学积极开展校园岗位体验教育活动。请你为增强校园岗位体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4我国居民收入及增长情况: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按收入来源分类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数值
20167元
28844元
10489元
11421元
3732元
1588元
3427元
增幅
8.0%
6.8%
9.2%
9.7%
8.7%
11.6%
12.6%

注:1、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0%,比2013年的7.0%涨幅有明显扩大,也高于2014年7.4%的GDP增速。2、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9,较2013年小幅下降0.004点,我国基尼系数已经实现“六连降”。
(基尼系数用以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基尼系数越小,反映收入水平越平均;反之,基尼系数越大,反映财富越向少数人集中。按照国际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但是按照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
材料二:2014年10月17日是我国设立的首个“扶贫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习近平在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的批示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1)概述表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做好减贫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促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中应发挥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