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71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如果说守护“乡愁”是让人能够看到记忆中的乡村,留住“江愁”则是要让“共饮一江水”的人们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长江沿岸文化。进入新时代,沿江城镇统筹长江文化保护与利用,以各种新潮的创意方式打开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江愁”。

以绿色为潮

江苏太仓东林村形成“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轮驱动循环模式,以生态化实现循环农业。同时,不断注入科技力量,建成以智慧大脑为支撑的一体化农业平台,引进智能灌溉、飞防植保等新型科技,建立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打造东林特色“生态农业名片”。东林村又依托循环农业发展根基,发展与生态循环农业相关联的二、三产业,建设了生态养殖场、万吨级秸秆饲料加工厂、金仓湖米业、有机肥料厂(养殖场产生的羊粪辅以稻麦秸秆等,施用高效复合菌种进行发酵)、食品加工厂(自动化的生产线对羊进行深加工,生产羊肉卷、红烧羊肉、羊杂汤等产品),还依托生态园、味稻公园加快了农旅融合发展。一产发家、二产兴家、三产旺家,随着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东林村村级收入渠道也转为多元化。2021年,东林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4.5万元。


(1)有人认为,东林村是以绿色为潮从循环农业走向共同富裕的。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加以阐释。

以时尚为潮

南京是全国唯一一座在城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生存的城市,江豚是南京市民的“心尖尖”,是南京人的“江愁”。长江边的五马渡,相传是西晋末年司马睿等5个司马氏王族渡江的地方。近年来,该地成为南京后备箱市集的发源地。南京将后备箱市集引入达摩古洞景区,让这个市集变成了一个充满经济和文化活力的社交空间。来这里出摊的不仅有忙活吃喝玩乐的小店主,还有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单位。有治愈画风的冰箱贴,有色彩丰富的江豚卡通贴纸,有可爱的江豚立体橡皮擦……一次次后备箱市集的聚会唤起了人们对江豚的美好记忆。

以复古为潮

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为探索长江源头千里跋涉。数百年后,他成为了家乡江阴最耀眼的文化IP。当地以“游圣徐霞客”为纽带,与徐霞客长江溯源走过的城市联动,举办徐霞客学术研讨活动,开展“长江溯源霞客行”大型文艺演出,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江阴从“历史文化名城”向“文旅休闲名城”转型。为了让这座江城尽可能恢复徐霞客笔下的风貌,江阴推动沿江码头、工厂、轮渡等搬迁退让、绿色转型,生产岸线占比从2012年的72%降至目前的48%。腾出滨江空间,正好可以打造由8公里沿江公园、10公里生态运河组成的“一江一河”城市生态T台。如今,经过生态修复的江岸已经形成了“江阴外滩”、窑港口湿地等网红打卡地。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说明沿江两地是如何以时尚、复古为潮打开人们的“江愁”的。
22-23高三上·山东青岛·期末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的载体建设文化强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如果说守护“乡愁”是让人能够看到记忆中的乡村,留住“江愁”则是要让“共饮一江水”的人们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长江沿岸文化。进入新时代,沿江城镇统筹长江文化保护与利用,以各种新潮的创意方式打开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江愁”。

以绿色为潮

江苏太仓东林村形成“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轮驱动循环模式,以生态化实现循环农业。同时,不断注入科技力量,建成以智慧大脑为支撑的一体化农业平台,引进智能灌溉、飞防植保等新型科技,建立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打造东林特色“生态农业名片”。东林村又依托循环农业发展根基,发展与生态循环农业相关联的二、三产业,建设了生态养殖场、万吨级秸秆饲料加工厂、金仓湖米业、有机肥料厂(养殖场产生的羊粪辅以稻麦秸秆等,施用高效复合菌种进行发酵)、食品加工厂(自动化的生产线对羊进行深加工,生产羊肉卷、红烧羊肉、羊杂汤等产品),还依托生态园、味稻公园加快了农旅融合发展。一产发家、二产兴家、三产旺家,随着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东林村村级收入渠道也转为多元化。2021年,东林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4.5万元。

有人认为,东林村是以绿色为潮从循环农业走向共同富裕的。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加以阐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湖北等11个省市,贯穿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京九、皖赣等南北铁路干线;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及农业生物资源;汇集了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集中了大批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专家预测,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为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某省已初步拟定实施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意见和规划,深入推进五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枢纽建设工程,打造包括航运、铁路在内的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大开放工程,营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跨江跨区合作;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建设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实施沿江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建设新型城市连绵带。
材料三:自我国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来,各地区多措并举,在拉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新的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取得众多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各地“多头管理”,关联性不足,缺少统一协调;部分省市还在保留带有保护本地产品销售的政策规定,通过行政手段搞不公平竞争;一些地方对原有经济园区“开而不发”,当前又借长江经济带建设之名扎堆规划各类新园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环境信息不透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对沿线各地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该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沿线各地政府应对新的挑战出谋划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