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推进,人文湾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旅融合带来新的机遇。在拥有超过300年历史的客家村落——甘坑古镇的巷道上,萌趣俏皮的卡通形象“小凉帽”热情地向每一个市民、游客打着招呼。客家凉帽在当地客家人中传承了百年,其制作技艺也被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吃短粑、打稻谷、酿豆腐、做竹风车……昔日客家人的每个生活场景几乎都渗透在动画《小凉帽》中,让岭南生活的细节在游客面前变得可触可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以"深挖文化资源讲好城市故事"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22-23高三上·广东梅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紧密关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43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其中之一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位于湖南东南部的郴州,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瞄准“文化+”做文章,让游客在文化中旅游,在旅游中感受文化。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半条被子”的温暖故事为核心,把沙洲村周边的多个红色资源“串点成线”,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在裕后街、飞天山等特色景区打造文化IP,为游客开发特色文旅产品;依托东江湖良好的生态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一系列以山、水为核心特色的旅游景点;计划在莽山、东江湖、仰天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世界级山水名片……仅2024年清明假期,全市接待游客15.8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0.107亿元。

(1)郴州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既做到了以文塑旅,又做到了以旅彰文。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意义。
(3)以文为魂,把山水画卷转化为绿水青山的“绿色”答卷,把人文风情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红色”答卷,郴州在科学思维引领下用实际行动答好了这道“融合命题”,为郴州的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点赞。请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科学思维”的有关知识,为郴州的做法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80字左右。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福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流载体。福船造船技术在泉港等地世代沿袭下来,其最关键的水密隔舱技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弘扬福船文化,泉港区委、 区政府将文旅发展融入建设“海洋强区”的发展战略,开启了以文兴旅、以文兴城,建设海洋强区的探索:调动民间资源与文化的力量创立海丝文化福船馆,打造海丝文化交流新平台;与湄洲岛开展共建,开通“福来福往”航线,结合非遗福船水密隔舱技艺等特色,增加海上垂钓等生活场景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深入挖掘福船文化的人文精神,结合“百姓宣讲”“家风家训展”等形式,让文明乡风落满城;针对后龙湾海滩沙质海岸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通过海洋生态修复、峰尾滨海慢道健身步道等工程建设,打造泉港人民健身休闲好去处。

泉港区通过做足“海”文章,激发“海旅文产”,促进了福船文化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从小渔港到山海宜居美城的华丽蜕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泉港区福船文化与当地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辩证思维的特征知识,说明泉港区是如何实现从小渔港到山海宜居美城的华丽蜕变。
(3)海洋潮正劲,福船启新航。假如你是泉州电视台主持人,正在主持泉港区的福船文化节开幕式,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以“福船扬帆 逐梦未来”为主题写一段主持词。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150 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