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0

“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

【感悟汉字之美】


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说:“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綮,神行于虚。”《兰亭集序》充分表现了晋人“优美的自由的心灵”,具有超妙的艺术魅力,不愧为美的典范。

【实现规范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历代书法家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然而,近年来,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突出视觉冲击,忽视汉字的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创造出一些拙劣的字库字体产品。为此,2022年,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报业协会等11家协会、学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提倡全社会规范使用汉字。有学者指出,规范汉字使用并不等于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但汉字书写需兼顾规范性和审美性。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汉字书法艺术对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
(2)从《哲学与文化》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哲学原理,分析材料中学者观点的合理性。
22-23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汉字矛盾的基本属性文化自信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汉字是意美、形美、音美“三美”兼具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少数几种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构成书法艺术的字体之一。历代书法家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念。汉字字体的设计是汉字创造过程的一部分。个性化汉字设计,借助汉字的形和体以及设计元素点、线、面、体,在字体形态上演化出图形创意空间,使汉字以一种更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出完整的信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丰富汉字的表达和内涵。

然而,近年来,一些个人和机构片面追求标新立异、突出视觉冲击,忽视汉字的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创造出一些拙劣的字库字体产品,亟待予以规范。2022年4月,国家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引导字库生产企业创作更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规范美观的字库字体产品,为当下拓展汉字字体边界创造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个性化汉字字体设计的理解。
(2)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对汉字使用问题加以规范整治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为更好推动汉字规范使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

《通知》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字体更加多元,较好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但也要看到,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尤其是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必须加以规范整治。

规范汉字使用,并不等于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通知)要求引导字库生产企业创作更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规范、美观的字库字体产品,为当下拓展汉字字体边界创造空间。必须看到,从魏碑到唐楷,从二王到颜柳,先辈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展现了汉字的多样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

我们应顺应时代浪潮,让富有时代感的汉字焕发光彩,让卖丑搞怪的表达失去存身之所,推动承载中国智慧的方块汉字历久弥新、走向未来。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规范汉字使用与汉字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汉字字体规范运用的社会价值。
(3)学校是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阵地,就如何规范校园汉字使用提出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