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6日,英国第四届“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在伦敦通过网络平台启动。本届活动紧扣“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主题,通过多个项目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本届“中国旅游文化周”分为“名作与共享”“城镇与乡村”“节日与庆典”“创意与生活”“文史与新知”五大版块,以线上活动为主,线下活动为辅。重点项目包括:《我们的丝路》图片展、“在英国重新发现中国”系列讲座、“中国旅游知识早知道”、《二十四节气》系列短视频、“技艺中国”影像展、《我们的中国故事》系列短片等。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衔文化公参于芃在致辞中说,已经连续第四年举办的“中国旅游文化周”具有四个特点:“向上走”——坚持贯彻“丝路精神”,展现中英、国际之间的合作成果,并为进一步的合作提供平台;“向下走”——坚持普惠普及,让交流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城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国;“向外走”——坚持伙伴关系,大家找到共同的目标、认识更多的伙伴,可持续地发展,一起走向未来;“向内走”——坚持初心使命,不断巩固和加深人民的友谊,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梅纽因学校董事会主席大卫·巴克利表示,文化具有跨越语言和国界的力量,在两国友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届“中国旅游文化周”的项目覆盖面之广、交流程度之深让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示了中英文化交流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的意义。
22-23高二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14至1 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相美内容被纳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201 6年11月1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敦促各方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有关各国人民。该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推进“—: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指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乡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建设和谐共存大家庭。
       习近平宣布,未来三年中国将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一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建民生项目;向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
(1)据材料一,指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并阐述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丝绸之路的故事跨越千里,跨越千年。随着货物的流通,丝绸之路不仅成为了贸易大走廊,更是演变成为文明交汇的大动脉。丝绸、茶叶、瓷器、乐器、造像艺术……来自各国的商品承载着多样文化,在丝绸之路上不断交流发展,因地制宜开花结果,见证着各国人民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文明对话。

千年后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源自中国、达及世界的“一带一路”合作捷报频传,成就瞩目,架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通过文明对话,“一带一路”以文化之美不断增进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人文基础。

材料二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从大历史观审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以“五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作出精准概括,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为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请谈谈“一带一路”的文化之美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请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中任选一个特性,并举一例文化现象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