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是人们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士大夫始终强调不与民争利,主张“藏富于民”。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贯通古今,党和国家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辟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代应如何对待传承千年的共同富裕思想?
22-23高二上·四川成都·期中
知识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党的二十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早在2000多年前,先贤即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持续探索,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结合,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关切和回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新时代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夙愿。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包含共同富裕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世界,是人们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主张,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管仲“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治国理念,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剥削压迫的人民群众在反抗斗争中也以“等贵贱、均贫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作为口号。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无论是思想家的倡导,还是底层的抗争,他们的理想和主张一直没有也不可能实现。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作出的一系列深刻的论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升华和科学表达。下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重要论述:

①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②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③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④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当如何看待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
(2)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共同富裕的论述中选择两个,分析其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3)就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