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我国在对外宣传中也做了许多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尝试。

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是中国首部国际联合制作的红色之路探险体验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革命战争中“勇敢者”的故事,寻找一百年间贯穿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始终如一的信仰基因。采用了国际流行的、最受观众欢迎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样态,由中外探险共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英勇征程。在一路探险的过程中,通过新媒体视听技术将中国的大好河山、多元的民族文化、安康的人民生活纳入其中,使海外观众也跟随镜头见证了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运用英语和汉语的点睛评说,从不同视角参与、审视这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在中外观众心中引起普遍共鸣,构筑“本乡本土”与“异国他乡”的文化联通桥梁。


(1)《勇敢者的征程》是将本土元素与国际元素巧妙融合到一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2)班级召开“讲好中国革命故事”主题班会,请你列出两条发言提纲。
22-23高二上·湖北恩施·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碰撞、冲突到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傲慢到自卑,从抵制到吸收再到“拿来主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误解和对立,又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一面,又有让人忧虑的一面。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不仅蕴含着经济活力,积蓄着政治势能,而且传输着文化价值。中国商品虽传遍世界。当前,中国尚处在话语低位状态,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存在巨大的文化逆差。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工作,如何增强对外交流的话语权。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讲好中国故事”上升为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能增信释疑,传递文明、开放、和平的真实中国形象。

材料三   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是中国首部国际联合制作的红色之路探险体验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革命战争中“勇敢者”的故事,寻找一百年间贯穿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始终如一的信仰基因。纪录片采用了国际流行的、最受观众欢迎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样态,由中外探险者共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英勇征程。该纪录片通过新媒体视听技术将中国的大好河山、多元的民族文化、安康的人民生活纳入其中,使海外观众也跟随镜头见证了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运用英语和汉语的点睛评说,从不同视角参与、审视这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在中外观众心中引起普遍共鸣,构筑起“本乡本土”与“异国他乡”的文化联通桥梁。推动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走出去”,需要有更多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

材料四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鲜明特征、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动力、包容互鉴是中阿友好的价值取向。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不断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小题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小题3】文化交流的意义(为什么)
【小题4】简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小题5】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西文化交流为什么“既有误解和对立,又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小题6】文化是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结合课本知识,谈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
【小题7】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小题8】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国产影视剧“出海”的文化意义。
【小题9】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小题10】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发挥文化在当今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小题11】《勇敢者的征程》是将本土元素与国际元素巧妙融合到一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小题12】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为国产影视剧“出海”如何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小题13】“讲故事”被认为是国际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请讲述一个“一带一路”中的故事,并从“讲什么”“怎么讲”两个角度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出谋划策。
【小题14】为了让阿拉伯国家人民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请你以我国某一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撰写一篇介绍短文。(100字以内,写清楚地点、内容或人物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要区分针对国外政府、社会、民众的传播,以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手段做好国际传播,既要介绍中国独有经验,也要寻找中国故事与其他国家故事的共同点,还要讲述人类共同经验,以多元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陕西省推出大型跨国融媒体晚会《大美中国·多彩丝路 2023丝路春晚》。借助现代科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审美,《千年之语》《没有黄河我活不下》《自得琴社·青》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唤起了人民心底的文化自信之情。《世界和鸣》《一路生花》从全球共通的多彩元素中探寻“共生”的价值和力量,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2)陕西省2023丝路春晚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成功实践,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3)中国青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力军,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凝聚起青春力量。请你就中国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出两条思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