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年,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航天前辈们坚定航天报国的信念,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如今,沿着前辈们的脚步,我国航天工作者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2019年1月11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再传捷报,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5年的探索、8万公里的追寻,中国航天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未来3年,我国航天领域将有多个“大动作”,包括载人空间站建设,嫦娥五号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工程,以及全面建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航天人追求“航天梦”的历程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22-23高二上·安徽宿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议题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情境分析

材料一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材料二   2020年12月19日,中国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城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嫦娥五号首次“采样返回”……17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中国航天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2020年的中国航天精彩不断: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2021年,天问继续拥抱火星、空间站建设进行时……中国航天看点多多!


思维碰撞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什么是质,什么是量。
(2)结合材料二,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航天人的探月历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