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文旅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应运而生。在数字科技助力下,数字文旅以资源无限、时空无界、数据驱动、身份多元等新特性,不断延展文旅场景的时空体验,使文旅产业的空间运营价值更加多元。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演艺等“沉浸式文旅”以“文化十科技”的魅力较好地呈现数字旅游的画面感和代入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景区的青睐。比如新疆博物馆推出《新疆历史文物陈列》的数字博物馆沉浸体验项目、杭州市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某旅游平台打造的“富春山居实景游”线上沉浸式体验互动馆、某文创公司打造的融合沉浸式文化体验“CityGame”的线下体验空间《慢坐书局》,都因其独有的文化融合、游戏化的互动以及数字沉浸式体验而受到网友关注。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加快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积极影响。
(2)请你列举数字科技在其他产业领域应用的两个实例。
22-23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与经济、政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沉浸式旅游产品持续升级迭代。在山西,《又见平遥》带着观众步入多重空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湖南,《遇见大庸》用连续的情境空间将张家界大庸明清时期的市景重构;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游客走进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一镜到底“穿越”17座运河城市,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与商铺间感受繁华..各类沉浸式项目成为文旅业态创新标杆。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体验旅游科技,过半游客希望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数字技术赋能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受到技术手段、资金条件、空间布局、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推出的沉浸式旅游产品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比如,某地宣称能坐观光车厢“穿越地球”的越江行人隧道,实际体验却是带着噪声的亮眼“灯管秀”;票价过百的某大型博物馆体验艺术沉浸展,连裸眼3D都谈不上···专家建议,沉浸式旅游产品不要过度炫技,要融合有趣的场景才有价值;要突出内容导向,增强代入感,让游客感受到自己是场景中的一部分。

(1)数字技术赋能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沉浸式旅游产品不要过度炫技”的正确性。
(3)现代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请你就如何适应这一形势,为有志投身文化产业的青年学子提出两点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突破传统,与时俱进

2021年8月5日,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开幕。本届广州国际旅游展突破传统办展模式,首次尝试在传统旅游展会中注入"科技+"元素,推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办展新模式。在举办线下实体展的同时,还打造数字化智能"云上旅游展"。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参与展览.通过数字化虚拟展馆、实时互动、智能商贸洽谈等方式打造云上会展新业态。展会现场.文博文创专区引入多个广州本地博物馆.并联动各大专业文创机构现场展示文旅场景应用及文创产品。非遗传承专区邀请包括古琴、广彩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到场展示.打造文创消费新场景。本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还特别设置民,宿生活体验专区,带来首个沉浸式体验民宿展和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据了解,专区展示多家广州星级民宿和特色体验,市民可在此参与木工艺体验、轰趴馆体验等。现场不仅可以打卡拍照,还可以直播。

材料二   创新继承方式,活化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民间,传承千百年,许多非遗项目都诞生于农耕时代,比如农历二十四节气、草编工艺、山歌、棉纺织技艺、粽子制作技艺……它们既丰富,又亲切,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和民间社会历史的印记。这种满含烟火气息的人文因子正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制胜法宝。正如某非遗旅游体验项目所体现的,把非遗融于田间地头,具化为旅游体验项目,既丰富了旅游资源,又增加了景区亮点,更是为当地乡村旅游深入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生机。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遗传承不应受制于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一些特定的空间。乡村旅游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更加广阔开放的平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本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对干文化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说明来源于民间的文化只有回归到民间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新优势。

材料一   我国数字经济2019—2020年发展情况


材料二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大变局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需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12.5%。数字经济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以提供生产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通过智慧平台、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方式为传统产业插上转型发展之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激发出市场活力;数字经济催生了直播带货、在线外卖、智慧旅游等新的消费模式,一时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云涌,拉动了就业;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快速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站上数字化高地。传统产业借力5G、云计算、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将产业上下游的企业个体和数据连接起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