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28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也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

◆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货运专列”“快递小哥”。2021年5月,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因在发射前发现一处压力参数异常,发射任务不得不连续两次推迟。之后,增压输送系统的后方保障人员就一直和发射场人员保持连线,以便在火箭发射前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技术提升。此后,在整个队伍艰苦卓绝的努力下,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逐步实现了从搭载一人到多人升空,从舱内作业到太空行走,从短期遨游到中期驻留的历史性跨越。一代代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让中国航天的高度不断刷新,距离梦想的目标不断接近,这是每个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勇毅前行的结果。


(1)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阐述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原因。
(2)结合“航天精神”,说明当代青年应如何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22-23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货运专列”“快递小哥”。2021年5月,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因在发射前发现一处压力参数异常,发射任务不得不连续两次推迟。之后,增压输送系统的后方保障人员就一直和发射场人员保持连线,以便在火箭发射前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技术提升。此后,在整个队伍艰苦卓绝的努力下,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逐步实现了从搭载一人到多人升空,从舱内作业到太空行走,从短期遨游到中期驻留的历史性跨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阐述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   2022年8月25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本届博览会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其中,“新时代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遗保护成果展全面展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的传承实践;“茶和天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从茶路、制茶、传承3个方面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与传播,以茶文化协调带动茶产业、茶科技发展,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结合材料二,说明本届非遗博览会是如何体现“文化的功能”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的一些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天宫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五个模块。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舱段,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的建造进入全面实拖阶段,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地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的是验证空间站建设和运营关键技术是否成熟,并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和利用开好局。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F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后成功对接空间站。这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会在太空中停靠6个月,也是中国航天项目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这也为后续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驻留计划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1)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人在航天飞行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天宫空间站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