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4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我国宣布一份包含32项务实举措的成果清单,其中包括“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发起农耕文明保护倡议”。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


我国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有利于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2-23高三上·江西·开学考试
知识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遗产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我国宣布一份包含32项务实举措的成果清单,其中包括 “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发起农耕文明保护倡议”,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意义
(2)某同学应邀参加振兴乡村文化模拟论坛,拟以“文化繁荣,乡村才能振兴”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运用所学《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文化繁荣,乡村才能振兴

各位朋友:

振兴、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对发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物质生活,更能大大充盈村民的精神生活。我国乡村众多,文化基础、民族背景、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进入新时代,为振兴乡村文化,我们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材料一   习主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

材料二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由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自然遗产划定核心区严禁人员进入、文化遗产“修旧如旧”等方式,显然并不适用。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不能追求“一成不变”的“冷冻式保存”,而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但是,遗产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重要的物种资源、农业景观、水土资源管理技术等不能变,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知识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发展是以保护为前提和目标的。农业生产应“小而精”,生产和旅游都应以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不能以丧失文化本色、生态底色和农业特色为代价。


(1)我国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有利于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结合材料并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3)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国家,广大乡村积淀着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请简介两个展现我国农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