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星辰和大海是人类逐梦的地方,载人航天和航空母舰是中国的两项重大工程。

材料一   作为我国的重大专项工程、载人航天的历次发射任务都吸引着全社会的关注。站在大众的视角,对航天发射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火箭、航天器以及航天员身上。而事实上,每一次发射任务都要从航天发射场启航,驶向遥远的太空,我国已有四个航天发射场,他们选址不同,共同支撑着我国的航天发射任务。

航天发射场的选址要综合考虑安全因素、位置因素、气候因素、交通因素等,如位于甘肃省的酒泉发射场,这里位于戈壁滩,人烟稀少,安全性好;地形开阔,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理想的回收着陆场所;气候干燥少雨,雷电少,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再如位于四川的西昌发射场,海拔高.地空距离短、发射角度好;日照时间长,发射窗口期长;交通使利,附近机场能满足大型飞机起降条件,路网发达……。

材料二   上个世纪,航母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战能力,让不少中国人意识到中国需要建造自己的航母,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指出、中国海军需要航空母舰。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成功下水,它是亚洲第一艘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的电磁弹射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二艘米用电磁弹射的航母。“福建”舰航母采用了许多现代化设计。科研人员对平直通长飞行甲板、双升降机、电磁弹射起飞、电磁拦阻降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时间多次试验,在掌握了各项技术的基础上,也传承了“山东”舰的成热技术,最终完成了对整个第三艘航母的研发和建造,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航天发射场的选址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中国航母的发展过程。
22-23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亮相。作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外媒普遍认为,福建舰下水标志着中国的重大军事进步,中国航母建造能力迈上全新台阶,其所配置的电磁弹射系统,也被视为中国海军的一次“重大飞跃”。

自甲午海战以来,实现海军强国梦一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航空母舰无疑是现代海军强大的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下水,到2022年进入了三航母时代。时间,刻印下了奋斗者的足迹。自70年代开始提出航母建造构想,到瓦良格号的购买改造,再到国产航母的下水,凝结着几代海军人的心血。在这个奋斗历程中,党的领导是人民海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亲切关怀、科学领导,指引海军国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海军之所以能够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海军绝对听从党的指挥。

一代代海军事业参与者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持举国体制,是海军国防事业发展壮大的又一重要优势,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海军强国梦,连着中国梦。在中华儿女的努力下,福建舰顺利下水。这既标志着我国海军国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更是我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又一力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日益成为现实。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要坚持党的领导,海军强国梦就会变为现实。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2年,党中央提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更好利用太空资源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根据该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神舟一号至六号等任务已实现这个目标。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神舟七号至十一号等任务已实现这个目标。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神舟十二号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和利用开了一个好局。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中国航天事业由此进入新纪元。2021年12月9日,在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也是世界上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太空教师”们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面向全球直播。“天宫课堂”取得圆满成功。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航天事业“三步走”战略的实施过程。
(2)运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相关知识,分析太空授课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文化价值。
(3)班级召开“我为航天人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青年如何学习航天人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