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41

情境一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时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某政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畅想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征文活动,有同学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写道:我穿越到2060年,坐着无人驾驶的氢能汽车去工厂上班,马路上看不到一辆燃油车,全是氢能车和电动车,到工厂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执行碳中和标准,没有一丝排放。中午工作累了,拿着可降解的吸管喝一杯饮料醒神,畅想着去中西部的光伏和风电景区去旅游。绿色成为了我视野中的主色调,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味道……

情境二   尽管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前景光明,但我国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单位GDP能耗高,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不高,乱排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铺张浪费、奢靡之风依然存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并解决下列问题
(1)为什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2)解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存在的诸多矛盾,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22-23高三上·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碳达峰、碳中和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消费,因此,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键是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即净零排放)的目标。这就必须系统谋划“碳中和国家”建设方略路线图,久久为功。如要将数字化和低碳化相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改变能源结构,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快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及分解落实机制,严控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反弹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将单位GDP能耗强度的下降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