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2

“枫桥经验”诞生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对存在破坏行为和潜藏破坏活动的人进行“评审和说理”,由群众监督改造他们,不把矛盾和尖锐问题“上交”,最终把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改造成新人。由此进一步扩展到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就地解决当地发生的各种矛盾、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枫桥经验”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却具有经久不衰的历史意义和新鲜的时代内涵;“枫桥经验”诞生于浙江农村,却有着全国性的广泛影响和全局性的指导作用;“枫桥经验”出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却成为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一面旗帜和一个标杆。


结合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党大力推广“枫桥经验”的原因和意义。
21-22高一·全国·期末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

◎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绍兴诸暨的枫桥镇干部群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开展说理斗争,取得显著成效。“枫桥经验”诞生时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枫桥经验”始终坚持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创新群防群治,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矛盾纠纷“四前”工作法。

◎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各地不断探索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山东,部分市县建设以儒家“和合”学说为核心的“和为贵”调解室。在天津,某些社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从一镇之治到一国之策,不同时期的“枫桥经验”一脉相承,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一张金名片。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枫桥经验”的理解。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枫桥经验”为什么能成:展示“中国之治”的金名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

◎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绍兴诸暨的枫桥镇干部群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开展说理斗争,取得显著成效。“枫桥经验”诞生时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枫桥经验”始终坚持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创新群防群治,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矛盾纠纷“四前”工作法。

◎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各地不断探索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山东,部分市县建设以儒家“和合”学说为核心的“和为贵”调解室。在天津,某些社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从一镇之治到一国之策,不同时期的“枫桥经验”一脉相承,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一张金名片。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总结在不同历史时期但一脉相承的“枫桥经验”。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枫桥经验”为什么能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金名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