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41

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鼓励国有农(林、牧、渔)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材料二   某地人民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优势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性意见。该地区农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还成立了由乡村振兴专干、帮扶负责人、村支书组的“三人议事小组”,与村委会、村民良性互动,为全村致富出谋划策,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议事环境。


(1)结合材料一,说明《乡村振兴促进法》相关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简述各责任主体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1-22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辩证否定的原理及方法论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描绘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作用,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2019年9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指出党的农村工作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党的农村政策的依据。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贯彻实施,把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范,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从党的执政方式角度,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材料二   近年来,H市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的目标,切实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该市选好乡村“领头雁”、用好“优进劣退”机制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数字化改革,找准乡村振兴的数字跑道,推进“数字乡村一张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推动党建带群建,完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圆桌漫谈会”、“民情沟通日”等做法,让“怎么干、怎么用”群众说了算,“干得好不好、用得怎么样”百姓来评价……该市形成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有人认为,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实现乡村振兴。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抓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湘西南某村村支部坚持贯彻党的精准扶贫思想,全面推进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完善基础设施等政策措施帮助村民脱贫。抓好村委会的换届选举,由村里能人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组深入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的不良思想,积极发动广大村民捐资,形成“人人参与家乡建设”的良好氛围,做到“积小钱办大事”,通过村务公开,让全体村民了解捐资的去向。通过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该村的重点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成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中部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说明村民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