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民主全过程开门来立法】

时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主要制定过程
2017年10月~2021年10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启动草案起草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一方面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又以座谈会、网络等形式展开立法调研,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
各级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委员们深入基层调研,纷纷建言献策。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1)结合材料,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该法二审稿意见征集过程中,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网络论坛广泛收集公众意见,有一名教师通过论坛,提交了有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系列建议,这些建议最终被正式吸纳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条款。该教师的经历被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该法制定的热情。


(2)结合材料,从科学立法角度,谈谈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制定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D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法院普法宣传、社区宣讲等方式让广大市民了解该法;市妇联拍摄宣传短片,倡导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提升“依法带娃”能力;社区开展“好家风代代传”“我爱我家”等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引导居民以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孩子……上述活动的开展,为D市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营造了良好氛围。


(3)D市家庭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对我国推进全民守法有何启示。
21-22高一下·浙江嘉兴·期末
知识点:最真实的民主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家庭教育促进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构建以立法信息员为主体、顾问单位及专家人才库单位为“两翼”的工作架构,立法征询实现了群众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形成社区居民、人大代表、企业代表、专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的立法意见融入社区“议事会制度”。围绕具体公共议题,不同立场的人群在“居民论坛”上坦诚表达,并为后续规范的制定提供诸多合理化建议。该联系点成立近九年来,已累计征询了84部法律草案,归纳各类意见建议2600余条,被研究采纳180余条,将广大基层群众的意见“直通”立法机关,真正成为基层群众与立法机关之间的“桥梁”。

(1)结合材料,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如何发挥“桥梁”作用的。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省(区、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20236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11日正式实施。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为更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国人大常委会落实党中央的立法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明确由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2020年以来,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全国妇联提交的草案建议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与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等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交换意见。通过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书面征求意见、开展实地调研、委托地方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

2021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并拟更名为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过程中是如何行使立法权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发于童蒙、启于幼稚,是真正的性格养成,品性端正的根基,需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某校高-年级部分同学围绕家庭教育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

【民有所呼】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很多家庭教育缺乏专业指导,存在不同程度的育儿焦虑的现象,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1)运用“人民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家庭教育从“家事”变成“国事”的感悟。

【法有所应】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关职能部门

全国人大代表奔赴多地调研,倾听来自基层一线的真实声音,掌握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三次会议上,先后有368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相关议案12件,建议启动家庭教育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贯彻部署,加强宣传普及和实践引导,支持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把法律规定转化为家长的自觉行动。

(2)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是如何认真履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

【我有所行】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等。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加强亲子陪伴,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言传身教,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等。


(3)请你举一例说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全民守法”角度分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