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3

材料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十四五”规划)制定和最终出台,首先是进行前期研究、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工作。国家发改委在吸收各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起草“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形成基本思路意见稿。意见稿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达成共识后,再通报各方听取意见,同时成立建议起草小组,形成中共中央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交由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按照惯例,全会将审议和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并正式对外公布。

建议公布后,国家发改委将在此基础上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将继续征求各方意见。最后纲要草案将提交国务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审定,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正式版本,由国务院提交202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批准“十四五”规划纲要。至此,“十四五”规划才算正式出台。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十四五”规划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材料二   2021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会议提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把工作重点聚焦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第一线声音,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各类调研报告、意见和建议,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希望大家加强引导、凝聚共识,继续担当起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政治责任,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协助党和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协助党和政府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民主党派应如何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1-22高一下·江苏淮安·期中
知识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治角度考查十四五规划党的二十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这次建议稿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从今年3月成立文件起草组到文件通过7个月来,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起草组会议,企业家、科学家、各界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8月10日,建议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最后提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

材料二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第14个“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序是:一、首先由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国务院将根据党的建议,具体编制“十四五”发展纲要,全面调研、反复论证,听取各方意见,最后形成具有操作性的纲要草案文件。三、“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形成正式法律文件,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国家意志表达形式。四、政府履行职责,由各级政府贯彻人大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程序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的优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