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作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过热等突出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材料二   做好“双减”工作,依靠的绝非某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家长、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合唱”。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第二小学校长吴军曾经这么说,“‘双减’是为了‘双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生活能力。政策核心还在课内增效率,必须加强建设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自信。还要加强优质的课后服务,但光改进学校服务也不够,同时也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商共享共有。”


(1)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理性看待“双减”政策。
(2)“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请为如何有效推进“双减”简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1-22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教育“双减”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传承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需要遵循其内在成长规律。学生的健康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环境塑造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就要在遵循学生群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塑造环境。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2)为落实“双减”政策,某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宣传标语,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不要超过20个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