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73

2022年1月1日,“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行,数百名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的年轻人,与3位正在浩瀚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互动交流。

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浩然问到:“航天员日常训练强度大,执行任务时也可能会遇到非常棘手的难题,载人航天精神是如何帮你们克服困难的?”翟志刚回答说:“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不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

关于如何圆梦,航天员叶光富的回答让陈希蕴触动很深。她说:“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事情都能完成,没有什么事情比登天还难。我们只要坚持就能梦想成真。”

王亚平告诉青年学生:“在中国,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探索太空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的脚步必将会迈得更稳更远,奋斗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大。”

活动结束后,清华大学博士生代雯举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字牌说:“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个接力棒不久就会交到我们青年手中,我们应该努力接过这个接力棒,希望将来可以为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请以航天精神激励青年逐梦“星辰大海”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
知识点: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文化的功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速度不断创造奇迹。首次太空漫步,首次太空授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航天逐梦的背后,是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从大山深处到大海之滨,一路追随、永不言弃;从朝翩少年到白发院士,他们矢志奋斗、不胜不归......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正如聂海胜所言:“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虽然所从事的职业都是高风险,但只要祖国需要我、人民需要我、任务需要我,我就必须义无反顾,因为我的职责使命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太空。”追赶的道路上,走的一直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道路。“起步即冲刺”的载人航天事业像是一场接力跑,一个点一个点地攻关,一个技术一个技术地攻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依靠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封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奋斗永无止境。航天人的攀登还远未结束,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中国航天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一条属于中国航天的未来之路徐徐铺开。中国人的飞天梦将更加高远。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中国航天梦的。
(2)某校组织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撰写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断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干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我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二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2022年元旦,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一起,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青年学生们踊跃提问。航天员耐心解答,掌声不时响起,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在对话过程中,翟志刚说,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叶光富则表示,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京港澳三地学生都意犹未尽。他们表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这次天宫对话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3)为了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某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青春、梦想、奋斗”的班会活动,请你列两条发言提纲。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