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11

2021年7月25日17时40分,在中国福建福州举行的第4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项目增至56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一共由22处代表性遗产点组成,具备高度的完整性与真实性。22处遗产点有18处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同时,22处遗产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功能、空间、社会、文化上的紧密关联,在推动泉州成为世界性的海洋贸易中心的进程上,构建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在泉州成功申遗光鲜的背后,在申遗的道路上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其实,泉州的申遗之路已经磕磕绊绊地走过了20个年头。泉州自2001年开始便开启了申遗之路。2001年,“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遗方案获省政府同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列入预备清单。2012年,泉州、宁波、南京、广州等9个城市共同入选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两年后,该9城联合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共识》正式诞生,9城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构建联合申报、保护管理、宣传展示“三位一体”的“海丝申遗”运作体系。2019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国家文物局2019年工作要点》,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

20年之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之路终见曙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的文化意义。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文化遗产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2021年7月25日17时40分,第4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宋元时期独特的海上贸易文化,同时作为宋元与世界文明的对话窗口,展现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及包容的文化态度对亚洲海洋贸易的繁荣起了突出贡献。

材料二   泉州成功申遗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已经磕磕绊绊地走过了20个年头。2001年,“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遗方案获省政府同意,2012年,入选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两年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共识》正式诞生,包括泉州在内的9座城市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构建联合申报、保护管理、宣传展示“三位一体”的“海丝申遗”运作体系。2019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国家文物局2019年工作要点》,推进申遗工作。20年之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之路终见曙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从探索世界和把握规律的视角,探究泉州史迹历经20年终于成功申遗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分布在中国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中华气派与中国自信。2021年7月25日,正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以下简称“泉州世界遗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10到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迎来繁荣期,泉州港脱颖而出,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成为世界性的海洋贸易中心。繁多的商品在这里交易。香料、药材等舶来品从泉州港运进来,丝绸、陶瓷等期1“中国制造”由这里走向世界。

材料二   泉州的申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20 年的不懈努力。2001年,出台“海上丝绸之路东端一泉州”申遗方案; 2012年,泉州、宁波、南京、广州等9个城市共同入选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2019年, 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国家文物局2019年工作要点》,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2021年,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之路终于抵达胜利的终点。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角度分析“泉州世界遗产”申遗成功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泉州世界遗产”申遗成功的原因。
(3)请就更好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个字以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