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47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工具,碳交易市场是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见下图)。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促成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如果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我国是如何通过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来实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的。
2022·天津和平·模拟预测
知识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在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1990年-206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图1   1990年-206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材料二   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如图2所示)。

图2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流程图


交易前,政府部门将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即碳排放权,分配给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

如果A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际碳排放低于配额,就可把剩余的配额在市场中出售;如果B企业碳排放超过配额,就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富余的配额。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首日成交量达到410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1)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碳交易”将如何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来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其中首次明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信息链接:

“碳中和”,是指人为活动排放的CO2对自然的影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即产生的CO2和吸收的CO2基本是平衡的。“碳中和”并不是要求绝对的零排放,而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一些积极的技术活动来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CO2,达到相等的效果。

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全国正式迎来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时代。

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促成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请将建立碳交易排放市场到实现碳中和愿景的传导路径(下图)填写完整,并说明此传导过程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