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航天任务取得成功离不开航天人的坚守与努力。“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勇攀高峰、不断前行”“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你们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深情寄语航天人。

几十年来,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敢于挑战世界难题,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卫星导航专项集智攻关,打破了传统思路,实现卫星导航基础产品的自主可控;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突破了在月球上采样返回碰到的新技术,实现在月球可靠采样,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空间站不走别国的老路,而是采用运载火箭发射各舱段入轨、上天后交会对接的建设方式,设计成独特的T字构型……。

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精神有着无穷大的动力,引领着中华民族在往实现“中国梦”的路上靠近。2021年,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重大突破。展望未来,中国航天将创新推动包括建成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四期、行星探测等重大工程实施。与此同时,中国航天还将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广度,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在行星保护、太空交通管理等领域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让中国航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人是如何不懈追求航天梦的。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意义。
(3)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激发了青少年强烈的爱国情感,某校拟举办以此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拟定演讲提纲。
2022·全国·模拟预测
知识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辩证否定的原理及方法论文化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制定规划谋定而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四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21年,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直面问题保障民生】2021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落实“双减”政策,74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等。

【立法先行良法善治】2021年继续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二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法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足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一百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昂首阔步迈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新征程中,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旨、开拓者、奉献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材料三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将对中国空间站许多复杂技术进行一次全面验证,如操作技术,机械臂技术,以及一舱三船技术等等,所以此次的成功发射,可谓意义重大,同时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震撼了世界各国。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向科学难题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极限发起挑战,一次次将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梦想的载人飞船顺利送入太空,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事实雄辩地证明,面对国外的长期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事业坚持独立发展、自主创新,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青年奋进新征程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某学校拟开展"致敬中国航天英雄"主题活动,请您拟一份该主题动员大会发言提纲。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拟定了“绕、落、回”探月三步走计划,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系统组成。该项工程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盘棋,,协同推进,体化迭代提升。自立项以来,无数航天人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不断完善航天工程的系统管理方法,从总体设计、轨道控制到上行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他们同舟共济、协同推进,攻克-个个技术难关,实现多项技术突破。2007年实施的嫦娥一号任务和2013年实施的嫦娥三号任务,分别完成了环绕和着陆巡视两个目标。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未来我国实现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飞天揽月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梦想。从50年前中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国航天人将人生的追求献给无尽苍穹,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三步走探测任务,让古老的奔月传说变为了现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开拓性贡献。


(1)结合材料一,适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中国探月工程要一体化设计和攻关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3)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弘扬探月精神,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拟定两个发言要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1月3日,袁隆平团队的研发成果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晚稻现场测产结果公布,其平均亩产达到9.7千克。加上该实验区早稻产量,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 1500千克,再破历史记录。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陆续发明了 “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1997年开启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兼有三系法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法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又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局限和两系不育系繁殖、制种存在风险的缺点,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理想途径。

袁隆平院士表示,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实现了很大的突破,远期目标是一季亩产达到 2400斤,双季稻达到4000斤。农业科技工作者还要继续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如何 促进杂交水稻研究远期目标顺利实现。

材料二   2012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 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 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 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的历史。在党中央领导下,几代航天人经过不懈奋斗,用实践证明了自力更生是法宝,靠自己才靠得住; 始终保持着特有的奉献基因,胸怀大局、协同攻坚、集智攻关,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我国航天事 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人将紧盯最先进水平发力前行,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
(3)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请你为班级开展“中国航 天日”主题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