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困难0.15 引用2 组卷1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聚力产业振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某地着力打造“粮油”公共品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粮油企业产品品牌近300个。当地特产的花生油等粮油品牌家喻户晓。地方特色大米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小麦等产品进入全国1.8万余家大型超市,远销日本、韩国、泰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

该地“粮油”品牌在全国崭露头角,在推进粮油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打造‘粮油’公共品牌,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中。


结合材料,请你从诚信为本的角度,以“打造‘粮油’公共品牌”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1-22高二下·河北·阶段练习
知识点:加强市场诚信建设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材料一   《方案》从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和革命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升文艺创作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五个方面着力推动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发展。要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构建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实施生态旅游优化提升工程,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推动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

材料二   《方案》提出,坚持统筹规划。支持贵州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文化和旅游项目,要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地方财政保障等因素,通盘考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严守红线,严防盲目上马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方案》提出坚持统筹规划的合理性。

材料三   《方案》提出,要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和革命文化,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我们要高质量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入挖掘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转化发展,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中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掀起新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新篇章。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使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但供给质量总体水平仍然滞后于发展需要,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传统供给与新兴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错配,导致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出现的矛盾。

《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1)据此,有人认为,提升质量、改善国内供给要着力加强政府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请你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二   某班思政课开展学习《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交流活动,某同学拟以“质量强国——时代的呼唤”为题写一篇发言稿。

质量强国——时代的呼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强起来”的时代呼唤愈加热切,质量强国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由大向强转变、更好地走出国门的关键。

建设质量强国,以发展的内在需要看,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一些领域,许多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质量上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建设质量强国,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有利于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

————————————————————————————————————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选取两个角度帮助他续写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论点明确,内在逻辑--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左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为一些地方推进乡村振兴的案例。

(1)2021年,由年过八旬的“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领衔的亚夫团队工作室功能性党支部正式设立。党支部成立后,先后与江苏省句容市的大华村、东霞村等多个村级党支部结对共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共产党员在田间地头开设“沉浸式微党课”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为当地发展添劲赋能。

(2)2022727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人大代表通过调研结合江苏的实际提出建议:明确省政府制定农民增收计划,设区的市、县(市、区)政府可以研究制定本地区农民增收计划;强化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用地保障;要加强土地出让收益使用考核监督,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3)江苏省溧阳市坚持把厚植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2021年共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7个。戴埠镇牛场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产业亿元村,天目湖白茶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共品牌名录。九家企业被评为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举办四美丰收节、稻田音乐节、白茶开采日、水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建成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田园、田园综合体、重点产业链等多重业态共同发展的“1+4”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2021年溧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850万人次,实现农旅收入46亿,带动5.6万户农村增收。


参考上述案例,围绕“如何实质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结合《政治与法治》和《哲学与文化》中“哲学”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建议科学,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