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湘大地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历史博物馆,矗立着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红色丰碑,浸润着以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荣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走进新民学会旧址的白墙青瓦,你可以看到100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树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崇高理想,感受他们在谈笑风生、滔滔不绝中一场关于初心和使命的扬帆启程。

走进“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你可以见证人民与共产党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触摸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与信仰的密码。

走进湖南雷锋纪念馆,你会看到,那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当农民,他是一名出色的拖拉机手;做工人,他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进部队,他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自己22年短暂的人生兑现着他许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

这是一片“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热土,每一座场馆、每一处文物、每一件藏品,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信仰熔铸点、一座红色基因库,要保护好这些场馆、用好红色资源。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好红色场馆、用好红色资源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意义。
(2)某中学拟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请你从“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左权生平业绩陈列室”“平江起义纪念馆”中任选1个,为研学旅行活动作一个200字左右的简介,概述本次研学的场馆人物、主旨和文化价值。
2022·湖南娄底·模拟预测
知识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成为时代新人的要求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湖南红”将更加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

材料二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习近平总书记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多次讲述发生在湖南的“半条被子”和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动人故事。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某中学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请你在以下三条研学线路中任选一条,根据所选线路拟定学习主题并说明活动意义,字数在150字左右。
A线: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长沙(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橘子洲头)
B线: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道县(陈树湘纪念馆)——通道县(通道转兵纪念馆)
C线:长沙(雷锋纪念馆)一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材料一   湖南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走出了一批革命元勋,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李达等;这里刻下了无数革命印迹,如秋收起义、湘江成役、湘西会战等;这里也遍布着红色故事,如半条被子、断肠铭志、两把菜刀闹革命等。据了解,湖南有县级以下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史迹1300多处、教育基地433处、烈士纪念设施227处。这些优质的红色资源是生动鲜活的精神教材,也是硬核有料的信仰载体。立足这片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就在于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经典入脑入心,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料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人民群众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取得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红色故事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胜利之本”为主题写一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现学科的思维逻辑,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字数20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大钊烈士陵园、陈望道首译的《共产党宣言》、方志敏遗著《可爱的中国》、中共一大会址……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建党精神和光荣历史,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山东沂蒙山区创新红色研学旅行模式,讲好沂蒙红嫂故事和支前故事;“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打造“红色文旅+绿色产业+古色瑶乡”的乡村振兴模式;陕西照金红色旅游小镇推动革命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引导中小学生走进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陕甘宁、川陕、鄂豫皖、东北抗日联军片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立省际协作机制,整体谋划、连片保护、协同推进。但一些地方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仍存在问题。例如:对革命文物价值认识不到位,保护和利用的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整理、解说、管理和保护革命文物的专门人才紧缺;观众体验和互动不够;过度开发或保护不力,导致革命文物损毁和破坏;过于追求商业化,未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应有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等。为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政策,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一种观点认为:“革命文物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利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革命文物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得到更好保护。”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