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0 组卷1713

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关键。农村土地政策对解决土地问题至关重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确立为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逐步形成“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土地政策,在农村普遍建立起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使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更加成熟定型,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原因。
2022·北京东城·一模
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领导下,源于农民群众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201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提出了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设想。为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在我国宪法、物权法规定了农村基本财产权利制度的原则下进行的重大创新,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智慧。

材料二截至2016年11月,S省共有2545个县,49.2万个村,7.5亿亩农村承包地完成确权,接近60%的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实施了“三权分置”,这使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为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率奠定了基础,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流转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流转土地使用与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存在差异等问题依然存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是如何展现政治智慧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三权分置”改革对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并为政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领导下,源于农民群众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201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提出了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设想。为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在我国宪法、物权法规定了农村基本财产权利制度的原则下进行的重大创新,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智慧。
       材料二   截至2016年11月,S省共有2545个县,49.2万个村,7.5亿亩农村承包地完成确权,接近60%的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实施了“三权分置”,这使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为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率奠定了基础,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流转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流转土地使用与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存在差异等问题依然存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是如何展现政治智慧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三权分置”改革对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并为政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出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