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591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材料一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时指出,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致辞表示,联合国将继续做中国的坚定伙伴,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材料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摘录见下表)发布。

十三、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三十五)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碳中和工作谋划,定期调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 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 到的重大问题……
(三十六)压实地方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 要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落实举措……
(三十七)严格监督考核。……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考核……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与联合国携手同行,世界必将更美好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2022·辽宁·模拟预测
知识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最大“元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提出和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迎来下降的拐点)和“碳中和”(二氧化碳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内的产销平衡而形成一个“零碳社会”)目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积极推进碳减排的工作。2020年正式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材料二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统谋划,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意见》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三   为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要把握好相关原则,部分原则如下:

原则要求体现的方法论要求

一是要坚持全国统筹
坚持“全国一盘棋”,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做到统筹协调、分类施策、有序推进;需要地方、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小题1】


二是要坚持节约优先
必须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不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推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题2】


三是要坚持内外畅通
要用好国内国际两方面资源,大力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要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携手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
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要分析《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颁布的合理性。
(2)参照材料三中“原则三”对应的方法论要求,写出原则一和原则二所体现的方法论要求。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