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年来,河北省借助北京冬奥会筹办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培育河北经济新的增长极,充分利用省内冰雪资源,以冬奥城市张家口为龙头,大力推动冰雪产业成为河北特色产业,逐步探索出一条由“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截至2021年年底,张家口全市签约的冰雪装备制造项目达到97个,投资总额超过370亿元。

坐着高铁去滑雪,已经成为冬季里很多滑雪爱好者的新选择。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区成为了中国最大滑雪运动聚集区和著名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体育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当地的冰雪资源价值陆续被发现,各方企业纷纷进驻,各类项目蜂拥而至,寻机开发。不完全统计,崇礼目前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与冰雪相关的工作,超过3万人直接或间接进入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端上了“雪饭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申冬奥成功后,崇礼加速打造冰雪旅游服务业。春季团建踏青,夏季家庭避暑度假和青少年营地,秋季以北方山地景观吸引摄影爱好者,冬季则举办冰雪赛事和音乐节……做大冰雪旅游,为产业注入强大动能;做强冰雪装备,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做优全产业链,提升冰雪产业整体水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崇礼的未来,更是张家口前所未有的机遇。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张家口冰雪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2)冬奥会的举办对激发崇礼经济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2022·湖北黄冈·一模
知识点: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冬奥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2022年京冬季奥运会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冬季奥运会成功举办,冬奥效应的万千气象,汇聚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冬奥建设团队研发高钒密闭索,使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为冬奥披上一层酷炫的科技色彩;坚持“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冬奥组委会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奥,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使冬奥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强大动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是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

材料二加强宾馆、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筹办冬奥会的关键环节。根据廉洁办奥的原则,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财政预算投入资金约为15.1亿美元,其中65%来源于社会投资。

张家口是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办城市,随着运动场馆和设施的不断建成,近年来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不断升温,不仅直接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领域的消费,还吸引了大批冰雪运动装备研发企业入驻,产生了一批以滑雪为服务内容的教育培训、旅游租赁等新兴行业,构建了集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体育运动、冰雪文化旅游、冰雪人才教育培训冰雪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冰雪全产业链,并积极探索小型国际循环,努力与传统冰雪体育强国接洽交流,加强招商引资。截至2020年底,该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81项,落地项目69项,总投资334.34亿元。

2020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伴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必将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有力的支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冬奥会的筹办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拥有独特冰雪资源的中国东北正在迎来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多年的持续培育,东北地区的冰天雪地正变成金山银山,以打造产业高地为目标培育经济新动能。东北冰雪优势得天独厚,发展冰雪经济已经是既定目标,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国内外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未来能够打造冰雪经济发展高地,助力东北振兴。

省份冰雪经济发展
黑龙江黑龙江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发冰雪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冰雪旅游、冰雪项目、冰雪产业全面开花,在冰雪服装、装备器材,以及冰雪文化打造等方面全面发力,把产业链做全、做强、做大。优化旅游产品供给、补短板,还注重扮靓“冰雪大世界”、“雪乡”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代表景区,让“冷经济”炙手可热。
吉林“白雪换白银”。近年来,吉林省加速场地设施建设,每年浇建公益冰场逾400块。吉林省近3年对70个公共冰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了补助,平均每年吸引8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体教融合”正在为吉林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已建成冰雪特色学校557所,超过400万名学生参与冰雪运动。预计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规模将达8500万人次,可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
辽宁辽宁省现有滑雪场30余个。与吉林、黑龙江比,辽宁的冬天冷而不寒;与北京、河北相比,辽宁滑雪场价格低廉,且普遍离市区较近。围绕“三亿人上冰雪”愿景,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致力于打造安全型、教学型、娱乐型、智慧型、活动型、四季型等融合发展的“九型滑雪场”。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东北是怎样抓住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材料一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其建设以北极东北航道为核心(下图),该航道每年会根据北极冰情进行调整。

在“冰上丝绸之路”上,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LNG2项目是两颗能源“明珠”。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2022年,亚马尔LNG项目实际产出超过2100万吨。2023年,北极LNG2项目成功投产。

2023年8月至9月,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企业首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向中国运送液化天然气,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俄两国的持续努力使北极的航道资源和能源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创造了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

材料二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阐明我们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
(4)“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特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古往今来,瓷器、太极拳、京剧、汉服……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知识,任选一文化载体(龙舟除外)写一段推介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