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决策之前:进行调研、听证、议题设定等。

决策之中:进行协商、对话、方案选择等。

决策之后:进行评估、问责、执行调整等。

横向上:强调内容的全面性,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和监督民主等。

纵向上: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基层层面的民主活动是上下联动的,国家层面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层面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基层层面有城乡社区自治。

总体上:强化各类主体的关系耦合,强化不同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过程民主不仅重过程,还重结果。通过民主集中制,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和优势,实现系统治理;通过党规、国法、民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依法治理;通过社区自治服务,满足人民需求和纠纷化解,实现源头治理;通过自治、法治和德治等手段实现综合治理。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说明“全过程民主”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
(2)材料告诉我们应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从总体上推进“全过程民主”建设?
21-22高三下·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知识点:最广泛的民主民主集中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全过程人民民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百年探索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材料一   2022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79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工人、农民、妇女、解放军和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数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材料二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能够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

决策之前:进行调研、听证、议题设定等;决策之中:进行协商、对话、方案选择等;决策之后:进行评估、问责、执行调整等。横向上:强调内容的全面性,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纵向上: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基层层面的民主活动是上下联动的,国家层面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层面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基层层面有城乡社区自治。总体上:强化各类主体的关系融合,强化不同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特点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概括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