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谈到人民币汇率时说,中国完善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机制,加大了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我们将坚持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改革方向,允许人民币双向浮动,我们反对搞货币竞争性贬值,反对打货币战,也不会压低人民币汇率刺激出口。发展资本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定价机制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汇率波动而改变。

材料二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截至2020年底,日本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材料三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一方面是大量应届毕业生一岗难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术工人求贤若渴,结构性用工荒越发突出。“如今的大学教育和工厂里的实践操作差距很大,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学生,可都不愿意到基层流水线工作,政府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提出疑问,同时也反映出当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普遍面临的“技工荒”难题。人们普遍认为,技工就是工人,无论再“高级”都是工人。而工人就是“手工劳动者”,挣钱少、工作强度大、还不大受尊重。如此,“技工”这一职业怎么吸引更多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解决结构性用工荒问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商品的基本属性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