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0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专家指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1)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把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沉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为了强国梦想,在日夜攻关的实验室里,科学家呕心沥血、奉献自我;在大型工程的施工现场,大国工匠筚路蓝缕、连续奋战;在抢收抢种的田野上,农民兄弟风雨无阻、昼夜劳作;在练兵备战的训练场上,战士们无惧疲劳、苦练硬功。

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家国情怀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代新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家国情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3)某校拟举办“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大任”主题演讲活动,请围绕该主题列出演讲提纲(要求:罗列三个要点,要点层次分明,字数不超过60字)。
2021·陕西西安·模拟预测
知识点: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成为时代新人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对于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要”作了精辟概括,这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1)结合习总书记的精辟概括,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理解。

材料二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专家指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为战略基点,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好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
(3)就促进内循环要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提两个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去年8月,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有关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之所以选择深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圳具有先试先行的创新文化基因。深圳经济特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这些口号言简意赅,深入人心。

今天,在新一轮先试先行中,深圳需要进一步创新文化观念,弘扬特区精神,凝练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代表全球先进城市的文化理念,聚智汇民,凝聚发展力量,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 针对全球性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及疫情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在2020年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格局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专家指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弘扬特区精神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专家指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材料二   经济内循环主要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打造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当务之急。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列举畅通我国经济内循环的三个有利条件,并进行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