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13日上午10时,我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国家公祭仪式。

以国之名公祭遇难同胞,不仅仅是为了打捞那段被时间湮没的历史,更是为了唤醒民族的共同记忆。我们翻开历史,祭奠遇难同胞,是不忘国家和民族所曾经历的坎坷命运。我们把“同胞”二字存在心间,真正理解“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

以国之名公祭遇难同胞,不仅仅是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记住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记住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是告慰死者,也是警醒生者。触摸历史,勿忘国耻,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是警醒人民莫让历史轮回,激扬爱国精神,发奋图强,从而凝聚起国家和民族的信念和力量。

以国之名公祭遇难同胞,不仅仅是为了慎终追远,更是为了让和平常驻、正义长存。我们通过国家公祭这一仪式,阻击逆流,敦促全人类认知侵略战争之痛与世界和平之可贵,是在建立一座和平航道的坐标,校正人类航船的方向,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今天的中国,任人欺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警钟当长鸣,吾辈当自强。我们在国家公祭中凝聚民族复兴力量,阔步行进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定能抵达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价值。
21-22高三·广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的作用爱国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为时代新人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隆重的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1万多人汇聚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惨遭日军杀害的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80年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日本侵略者这一反人类罪行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十分黑暗的一页。80年后,侵略者的铁蹄虽然早被碾碎,但那段历史却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记忆。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重大意义。
(2)“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3)请就如何促进中学生“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复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是珍视和平,更是不忘屈辱。
材料二2017年11月30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交流。会议强调各国政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义不容辞、任重道远。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呼吁不同国家的政党应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开展国家公祭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各国政党应如何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3)请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内容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