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到2025年,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A市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致力打造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贡献。该市沿海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开发风电、光伏项目,新能源产业跑出了“加速度”;利用工业基础雄厚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等优势,大力招引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致力于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建设;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加快控制系统、高压直流等核技术部件研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汇聚新能源领域国内外权威机构和高校院所、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举办“2021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及“2021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分享技术创新和优秀实践,共同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放大产业品牌效应。


结合材料和经济学知识,分析A市致力打造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21-22高三上·山东聊城·期末
知识点: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2021年2月26日,国发120211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提出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材料二   2021年6月19日,上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共同发起成立了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并联合发布了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倡议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每年发布一批绿色发展标准、指数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定期组织绿色技术集体攻关、转化和示范,绿色材料的应用和推广等活动,实现业界共治、协商治理,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共同行动中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与绿色效益。成立长三角绿色数字化产业投资基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绿色生态净化技术示范,开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饮用水水源协同保护法规调研,编写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手册,举办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等。“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力办好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到2025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5%。重点实施黄浦江——大治河等生态走廊建设,新建绿道1000公里。加强长江口、杭州湾北岸、黄浦江上游等重要湿地及佘山岛保护和生态修复。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绿色发展为什么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