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4-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尼系数变化图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按国际惯例,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0.4被视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1)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探路的使命。

※之江大地焕发蓬勃生机

从“中国个体户第一人”章华妹,到一瓶水起家的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千万浙江人弘扬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靠着勤劳打拼,积累财富。

※心系人民,描绘幸福画卷

浙江宁波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适度扩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免税扣除,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宁波市象山县的低保标准从之前的842元提高至1005元,困境儿童保障标准也从1562元提高至2064元.....

※先富带后富,一个也不能少

浙江省组织知名浙商走进山区26县,引导民营企业面向山区零就业家庭、低收入群众等困难人员就近开设爱心岗位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正蓬勃发展,逐步形成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角度说明浙江先行探路的实践对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启示。
21-22高一上·福建厦门·期末
知识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城范例的重任。

2022年5月19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整一年。在一年的先行先试实践探索中,浙江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紧扣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2021年,浙江人均GDP达到1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下降至1.94,山区26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之比提高至0.73.公共服务方面,浙江2021年全城文明创建推进度达到84.1%,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上升。

材料二   作为浙江省“”的数字经济,不仅引领了浙江高质量发展,更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数字经济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浙江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数据生产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被充分激发。目前,浙江省已启动实施36个产业集群新智造和33家“未来工厂”试点,上半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7%、24.2%。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区域差距。浙江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扶贫,借助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发挥着数字经济在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百县万品”是“世界超市”义乌的一项帮扶工程:自2020年7月以来,义乌市市场集团深入全国各地301个经济欠发达县市,精选出l万多款农副产品、手工艺品,通过义乌发达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数字化改革成为共同富裕强大动力。通过加大提供数据的权益、安全、交易和共享等数字治理和数字生态等政府公共品,浙江努力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把“三次分配”更好落到实处。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成功之处。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浙江省是如何让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要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富裕”要解决的是不充分的问题。请结合所学,分别从“共同”与“富裕”角度谈谈你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城范例的重任。

2022年5月19日,浙江高质量发展紧扣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浙江人均GDP达到11.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下降至1.94,山区26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之比提高至0.73,公共服务方面,浙江2021年全城文明创建推进度达到84.1%,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上升。

材料二       作为浙江省“”的数字经济,不仅引领了浙江高质量发展,更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数字经济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浙江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数据生产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被充分激发。浙江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7%、24.2%。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区域差距。浙江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扶贫,借助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发挥着数字经济在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百县万品”是“世界超市”义乌的一项帮扶工程:精选出l万多款农副产品、手工艺品,通过义乌发达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数字化改革成为共同富裕强大动力。通过加大提供数据的权益、安全、交易和共享等数字治理和数字生态等政府公共品,浙江努力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把“三次分配”更好落到实处。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成功之处。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浙江省是如何让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踏上“5万元”台阶,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各省(区)之首,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1。居民收入水平高,城乡收入差距小,成为浙江发展的突出亮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于2021年6月10日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通过多项惠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技能浙江”建设,实施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规范发展财富管理行业,使民众分享增值收益的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实施灵活多样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鼓励上市公司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激发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增收潜力:实施农民致富增收行动,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创客,激活闲置农房,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企业。不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均衡发展。全面打造“善行浙江”,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


(1)结合材料,说明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在收入分配方面是如何进一步破题推动共富的?

材料二   产业集群化演进的三个阶段


孕育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少数企业的集中专业化分工、资源共享一体化的企业链和价值链

浙江已经形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电气产业、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年产值万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3个。多地产业集群在政府与龙头企业的主导下,逐步完善集群内公共服务平台、科研机构与企业研发中心形成良性互动,打造完成集群新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提升产业链整体科技水平和解决产业链内各企业共性技术难题;以核心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创新资源。目前,浙江对现有的优势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强链”,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持续深化集群区域性国际化开放合作,积极推进产业链国际合作,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和资产组合多元化布局。


(2)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并结合材料,指出产业集群化演进的主要原因及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