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0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成为未成年人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利用互联网学习的同时,也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参与网络打赏等现象。为此,国家先后修订和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监管,切实加强监管问责;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推动家校协同发力,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等。

材料二   2021年6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等联合主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监护人有权追回打赏款的理由及途径。
(2)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法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所在。
(3)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青年如何书写青春华章。
2022·辽宁沈阳·一模
知识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家庭教育促进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0年10月17日,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7年后首迎“大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积极回答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问题和公众关切,做足加法,补足短板、扩充内容,强化可操作性,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真正成为新形势下保障最广大未成年人权益的基本法,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的“良法善治”。

该法明确规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国家责任原则,在总则中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在“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家庭保护”的基础上,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前者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预防等内容作了规定,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后者整合细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教育安全保障、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压实有关社会主体保护职责,增强了该法的强制执行力,司法工作人员要定期及时进行后续跟踪教育,避免因案发后教育不到位再次误入歧途的情况发生。该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责任主体共同形成了一张未成年人的保护网,线上线下联动,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总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给未成人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全面依法治国”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面对校园欺凌,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做,请结合《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出两点具体的做法。

材料一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S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助推“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公安局加强对摊点经营高峰时段巡逻管控力度,生态环境局加强对烧烤摊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对摊点市场秩序的监管;及时发现、严厉打击地摊经济点位及周边出现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讨恶要、拎包扒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关于发展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的若干措施的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布相关管理人员执法“十应该”和“十不准”及监督电话和公众号,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材料二   近年来,校园欺凌、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相关问题频频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受到关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如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未经允许手机不能带入课堂;学校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S市政府助推“地摊经济”健康发展是怎样诠释法治政府内涵的。
(2)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运用严格执法和全民守法的知识分析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成长。
(3)某社区要举办一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讲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两个宣讲主题。(每个主题字数在20字以内)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人人关心的国家大事,用法律的准绳来引导家庭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材料一   “过去我国对家庭教育重视不足,一些家长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对未成年人成长以及家庭、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发生一系列未成年人极端案例和事件。”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出台。草案要求,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同时,规定必要时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应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方式方法。

材料二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对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是全面总结地方立法与实践经验的法治载体。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和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责任、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也需要通过立法得到体现。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家庭教育发挥至关作用的法律依据。
(2)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