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泉州古称“刺桐”,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宋元时期,泉州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贸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陆续定居泉州,呈现“市井十洲人”的盛况,多种文明在此交汇融合,造就了泉州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现存的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泰米尔文碑等众多史迹共同展现了当时活跃在泉州的外来族群的文化、宗教和生活传统,而共存一城的真武庙、天后宫、文庙、老君岩造像、开元寺等,则属于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和“中国化”佛教的史迹。这一座座代表着不同宗教文明、散发着不同艺术魅力的文化遗产,是泉州多元文化和谐相处、互相交融的历史见证,镌刻着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文明互鉴的永恒记忆。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伴随着申遗的成功,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化遗存将被赋予新的活力,将给泉州带来新的机遇。当然,如何守护好泉州古老的文化遗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泉州多元、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的成因。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分析宋元时期泉州对外文化交流史,对今天我们正确处理不同民族文化关系的借鉴作用。
(3)后申遗时代,如何守护好泉州古老的文化遗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市民老张想围绕这一焦点向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请你帮忙列出建议内容的提纲。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不少于50字。)
21-22高三上·福建泉州·期末
知识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矛盾的含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文化自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城千年,联通世界。泉州,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就已经驰誉世界,成为与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与泉州通航贸易的国家与地区近百个、进口商品种类达330多种。高度整合的产一运一销一体化海外贸易体系以及支撑其运行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多元社会系统促成了古代泉州港的繁盛辉煌,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互鉴、相互交融,造就了泉州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陆续定居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历经千年,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活化利用。进入新时代,泉州市正在全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2021年上半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1248.1亿元,同比增长55.3%,“十四五”期间,泉州将建设“公铁海空”一体的海丝国际物流中心,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心向大海、走向深蓝。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多元、开放、包容的泉州是如何穿越千年不断彰显文化自信的。
(2)结合赣州市的特点,提两条建议以提升赣州文化自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城千年,联通世界。泉州,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就已经驰誉世界,成为与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与泉州通航贸易的国家与地区近百个、进口商品种类达330多种。高度整合的产一运一销一体化海外贸易体系以及支撑其运行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多元社会系统促成了古代泉州港的繁盛辉煌,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互鉴、相互交融,造就了泉州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陆续定居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历经千年,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活化利用。进入新时代,泉州市正在全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2021年上半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1248.1亿元,同比增长55.3%a“十四五”期间,泉州将建设“公铁海空”一体的海丝国际物流中心,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心向大海、走向深蓝。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多元、开放、包容的泉州是如何穿越千年不断彰显文化自信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