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河南广播电视台牢记总书记的教诲,把根深扎在人民群众当中,不追流量、追内容,不追明星、追百姓;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深入百姓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梦想,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该台在创作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时,一开始就提出,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不能跟风走捷径、搞速成,要耐得住性子,打磨内容。纵观这几场节目,没有请一个流量明星,没有用传统的大舞台、大场面,把钱省下来,用在刀刃上,用在创意和制作。

材料二   文化休闲拉动消费,助力假日经济。作为首都、古都和文化中心,北京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文化休闲消费潜力大。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举办一个月以来,通过“数智创新”“演艺飨宴”等六大板块、300余项活动,点亮了北京文化消费新图景,为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北京大力推动文化场馆建设,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努力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类文化场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


(1)结合材料一,分析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做法对文艺创作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说明北京市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措施体现的文化道理。
(3)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如何使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两条具体建议。
2021·河南·模拟预测
知识点:文化影响的来源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品尝弥漫申城的书香

书香致远,新时代要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阅读能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小题1】(多选)建设书香社会,就要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书香社会所具备的内涵有(     
A.提供更丰富的优质阅读内容
B.满足不同群体多样阅读需求
C.更好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
【小题2】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1)上海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工程,相继推出《革命者》《战上海》等一大批内容制作俱优的优秀主题出版物。这是上海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努力_____
A.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B.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滋养
C.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加强阅读内容引领供给
D.丰富发展党史文化内容,增强党史内容国际传播力
(2)(多选)延绵近20年的上海书展,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书展,逐步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盛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平台。上海书展的发展历程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成质变
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历史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3)2023上海书展不仅延续了主会场的各项活动,还推出“一区一特色”的特色分会场和以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等为主的阅读分会场,让浓郁书香溢满申城。从系统角度看,打造这种“主场与分会场联动”的立体书展模式体现的哲学方法是(     )
A.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B.把握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C.立足整体,对各部分优化组合,达成最优目标
(4)时代在变,读者兴趣爱好在变,知识的媒介在变。上海书展作为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原创地、中外文化精品的首发地,致力于持续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上海书展应当如何促进全民阅读,增强文化自信。
__________
【小题3】(多选)上海政府积极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制度体系,让居民步行15分钟能到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所在场所,享受文化服务。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A.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B.方便不同文化交流,促进各种文化有机融合
C.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D.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小题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只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要么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要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旅融合,促进文化创新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创新,成为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小题1】450多位唐代诗人行旅所至,1500多首唐诗铺就的“浙东唐诗之路”,成了今年暑期许多游客探访的目的地。浙江省博物馆和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主办“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以沉漫式、互动式体验让藏品、展陈“活起来”“动起来”……浙江推出了一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文旅消费再升级,也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添了不少亮色。这体现了(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小题2】(多选)某市烟花燃放活动重磅来袭!每周六在河畔为广大市民游客献上璀璨震撼的视觉盛宴,在丰富人们周末生活的同时,也为假日经济增添新力量。烟火燃放活动(     
A.创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融合的条件B.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C.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D.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小题3】古都西安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为助力西安文旅强势复苏做出突出贡献。这启示我们(     
A.要彻底改造传统文化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新形式
C.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最大限度挖掘其经济价值
【小题4】(多选)和睦村传承“和为贵、睦为美”的发展理念,构建起邻里和睦、家庭和睦、全村团结的“睦色和风”,同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材料体现了文化能够(     
A.引领和睦村新风尚B.普遍提高村民科学文化水平
C.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D.推动和睦村的发展
【小题5】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自2023年1月14日至2月5日举办“2023欢乐春节畅享京城”主题系列活动。活动期间,举行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非遗展示系列活动、文艺演出和艺术展览系列活动等八个系列1500余项4000余场次活动,为市民游客精心烹制假日文旅“大餐”。其中,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各类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春节庙会、灯会花会、百姓春晚、图书馆里过大年、送春联送福、公益电影放映等十大类“闹新春”活动。非遗展示系列活动中,北京市组织非遗传承人和老字号企业举办重点活动,包括传统民俗庙会、传统舞蹈非遗展演、非遗互动体验展、老宇号年货节、国湖手工市集等。演出方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推出迎新春经典剧目展示,近千场话剧、儿童剧、脱口秀等一一登场。此外,活动期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还重点推介工业旅游、红色之旅、冬季冰雪之旅等八大主题旅游线路,活跃假日文旅市场,促进文旅消费。
结合材料,并运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北京市举办“2023欢乐春节畅享京城”主题系列活动的文化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红色遗迹数量众多、覆盖面广:红色地标独一无二、影响深远:红色基地内容全面、主题多样;红色文化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等鲜明特征。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甘肃省弥足珍贵的巨大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是一片红色上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肃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丰富红色资源,发挥甘肃既是古代“飞天”故乡、现代“飞天”摇篮,又是新中国石油化工和有色冶金工业摇篮的优势,全面贯彻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创新融合发展红色文化,着力讲好甘肃红色故事,变宝贵红色资源为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增长点,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以实际行动助力富民兴陇。目前,甘肃省已培育“红色沃土”“长征丰碑”“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旅游区,建成A级红色旅游景区14处,有10个系列16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3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努力打造甘肃红色旅游拳头产品,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省红色乡村旅游景区大部分达到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加快形成“经典景区闻名全国,精品线路联通全省”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甘肃省着眼提升乡村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指导各地改造升级红色场馆、红色景区,不断创新红色文化场景、红色故事的再现模式,打造红色精品演艺、红色文化体验等项目,开发有市场吸引力的红色文创产品,有效提高游客的体验感,不断拉长消费链条。此外,甘肃省督导各地在红色旅游发展中要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丰富农民参与形式,帮助广大农民在当地红色景区就业,吸引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让红色旅游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甘肃是如何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来传承红色基因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说明在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和助力富民兴陇中应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就“青年学生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提出两条思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