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编制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及省级规划,建立国家级、省级保护对象的保护名录和分布图,明确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市县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落实保护传承工作属地责任,加快认定公布市县级保护对象,及时对各类保护对象设立标志牌、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编制专项保护方案,制定保护传承管理办法。

重庆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和时代记忆。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推进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推进磁器口、金刚碑、十八梯、湖广会馆及东水门、龙门浩等一批传统风貌区保护修缮工作;有效利用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植入文化博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美术艺术展览、音乐厅、小剧场等功能;在老城区中利用梯坎、坡道、街巷串联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等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精彩的城市体验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庆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意义。
(3)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需要弘扬历史文化。请你就如何弘扬重庆历史文化提两条建议。
21-22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遗产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文化自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擦亮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北京名城保护再次出发。2021年3月1日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开始施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该“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有了明确规定。

保什么条例明确保护范围涵盖北京市全域,主要包括老城、三山五园地区以及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定了11类具体保护对象,建立保护名录和预先保护等一系列制度,推动应保尽保。
谁来保条例提出,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明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
怎么保如,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按照保护规划进行风貌恢复建设外,不得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活动。
如,申请腾退的直管公房要进行保护性修缮,逐步恢复原有院落格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合理使用腾退空间。
……
怎么用如,鼓励历史建筑结合自身特点和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和服务功能;鼓励历史名园采取多种方式有序开放,使历史名园贴近市民生活。
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根据保护规划要求,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适度开展旅游、传统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与传统文化相协调的经营活动。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过程中如何擦亮中华文明金名片。
201824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以下简称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见》强调,要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要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材料二       2018年4月19日,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获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证书。其中,福建尤溪的联合梯田,历经1300多年不断传承,至今仍完整的保留着农耕道做系统。
《意见》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规划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过程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保护农耕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请运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